作為嘉興市污水處理的核心樞紐,嘉興水務集團所屬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60萬噸,服務范圍包括除海寧、桐鄉外的嘉興市域相關縣市區1860平方公里,承擔著區域污水轉輸與處理的重任。近年來,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以“微改造、微更新、大提升,老廠低投入綠色低碳實踐”為改建思路,將綠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運營管理,在智能化、低碳化改造方面持續發力,成效顯著。
近期,在國家發改委通報的對標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新(改)建項目方案評審結果中,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憑借領先的減污降碳協同實踐,成為浙江省此次入選的五家單位之一。這標志著嘉興市在探索污水處理綠色低碳發展路徑上取得了重要國家級認可。
一是推進技術改造,提升加藥系統精準效能
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推進廠區精確加藥系統改造研究,創新提出“藥劑自流型精確投加”方案并取得實用新型專利,首套PAC藥劑精確投加系統于2024年建成投運,推動單位藥耗同比下降5%左右,2025年已推廣至全廠各工藝段(MBR、MSBR、高效沉淀池、生物池)共7個點位。該系統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和加藥精準度,有效減少了藥劑消耗,同步降低了能耗與碳排放。
二是打造行業樣板,光伏發電項目領跑全省
廠區投資1.09億元建設的17.09MWp光伏發電項目,采用預應力柔性支架系統,規模位居浙江省污水處理廠同類項目之首,助力廠區入選2023年浙江省第三批減污降碳協同標桿項目。項目建立“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年均發電量高達1800萬kWh,可滿足廠區約三分之一的用電需求,每年可節約標煤5600余噸,減排二氧化碳1.5萬余噸。同時,光伏板的覆蓋有效抑制了二沉池等區域的綠藻生長,減少了人工清理頻次,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雙重利用”,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三是堅持多元探索,促進低碳技術協同應用
嘉興市聯合污水處理廠持續探索其他低碳技術的應用,例如:推進廠區部分區域無人值守改造,降低人力成本與能耗;實施排海自流管改造,巧妙利用潮汐液位差實現節能降耗;啟動AOA工藝改造試驗,通過先進工藝降低藥耗和污泥產量;實施泵房泵組系統優化改造,運用人工智能算法與數據驅動技術精準調控,投運后可大幅降低電耗。
面向未來,嘉興水務集團將繼續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研發與應用投入,積極探索行業前沿技術,為全國污水處理行業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嘉興經驗”和“嘉興水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