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供水戰線上的“老兵”,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九水廠檢修分廠鉗工班班長楊玉民,堅守崗位30余載,用實際行動為首都供水事業奉獻著青春和汗水,榮獲北京市勞動模范、“首都勞動獎章”、市國資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身體力行 守護“生命線”
第九水廠是北京市最大的地表水廠,日供水能力171萬立方米,占北京市區供水能力的“半壁江山”,將優質、安全、放心的自來水送入城市供水管網。作為檢修分廠的鉗工班長,楊玉民數年如一日,守護著水廠的平穩運行,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確保首都供水安全的使命。
第九水廠設備已經運行了30余年。每年,楊玉民都要帶領鉗工班完成計劃維修400余件,臨時報修1700余項,確保了廠內4000余臺套主要設備的完好率達98%以上。為確保首都供水安全,楊玉民的工作常態就是“限時處理”。2017年,檢修龍背村一期工作閘,限時24小時完成,楊玉民帶領團隊僅用8個小時完成任務;2018年,他和同事連續奮戰20個小時,配通1#閘門及配套DN2200柔口搶修工作順利完工。2019年,為保障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重點時期供水平穩,楊玉民帶領鉗工班職工連續14天緊急作業,完成關西莊4臺次鈉投加泵、4個加藥點、600米加藥管線的安裝調試工作;為確保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供水安全,在設備發生故障后,楊玉民帶領班組第一時間搶修、第一時間排除,先后完成關西莊取水廠3號、5號、6號機組和凈一分廠3號機加池等各項維修任務105項,為順利完成日均供水120萬立方米的生產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
刻苦鉆研 勇啃“硬骨頭”
第九水廠共有4000余臺套設備,許多都是外國進口的。鉗工班平均每天要完成各種維修、搶修任務10余項。工作中,楊玉民喜歡琢磨鉆研,敢啃“硬骨頭”。
一次,第九水廠凈三分廠綜合池的鼓風機發生故障,經檢測是因設備軸承盒經過長期運行磨損,軸承間產生了間隙造成的。由于鼓風機是美國產品,大家的維修經驗很少。為了盡快排除故障隱患,楊玉民和其他技術人員搜集大量的技術資料,深入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結構及內部組件的性能及作用。最后,大家大膽采用鑲配技術將軸承盒去掉一定的尺寸,加工鑲配兩個銅套構件的處理方法。設備經檢修后,不僅運行正常,還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次軸承維修,還節約維修經費3萬余元。楊玉民這股愛鉆研的干勁也深深地感染著其他工友。在他的帶動下,檢修分廠深挖潛能,堅持自主維修,2022年全年共節約維修資金306萬元。
匠心傳承 培養“接班人”
楊玉民之所以每一次都能“見招拆招”,靠的是他多年工作養成的“螺絲釘”精神。平時,無論是日常檢修還是大中修,他總是沖鋒在前,時時處處發揮表率作用。“小活不過夜,大活連續干”成為他對待工作不變的承諾。
近年來,第九水廠青年隊伍不斷擴大。為了幫助年輕人盡快成長成才,楊玉民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做到“傳幫帶”。
楊玉民不僅全心全意教技術、傳經驗,還根據青工的性格特點選擇技術過硬、作風優良、與他們性格相投的師傅做老師,通過一對一“傳幫帶”,提高青年職工技術水平,將老一輩九廠人的優良傳統“移植”到年輕人心里。此外,他還采取“青年職工半帶隊”的方式,讓青工深入了解班組運行模式,進一步提高業務能力、增強責任意識。目前,鉗工班擁有技師7人,高級工6人,先后11次被評為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先進集體。
作為應急處置隊負責人,楊玉民為提高青工的應急處置能力,在水廠邀請老師為青年職工進行專業培訓的基礎上,定期考核,檢驗學習效果,為水廠液氯、液氨專業應急處置隊輸送新鮮血液。同時,在日常維修中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讓青年職工豐富經驗、磨礪技術,最終打造了一支老中青結合,技術過硬的應急處置隊伍,并通過了北京市應急辦驗收,成為北京僅有的兩支市級應急處置隊伍之一。
一萬多天的默默奉獻,30載如一日的篤行堅守,飽含著楊玉民對首都供水事業的熱愛與責任。在新征程上,他將繼續立足本職崗位,建一流班組,保設備平安,為首都供水安全貢獻更大的力量。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