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高校與企業長效合作,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近日,紹興柯橋江濱水處理有限公司公司與紹興文理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正式啟動實施高校碩博士駐企培養交流試點。該項試點工作是雙方繼2022年共建市級博士創新站并獲評省級優秀案例后,為深化“產學研”融合的又一創新實踐。
試點以校企協同育人為基本路徑,緊貼行業實際和企業需求,搭建“污水處理知識技能大講堂”基礎理論教育和“駐企交流”職業實踐教育雙軌并行的育才培養模式,分期、系統性開展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污染因子相互影響、活性污泥系統等專題培訓,并深入生產一線,參與工藝優化、故障診斷等實際生產環節。通過深化交流學習和研討,豐富校企合作內涵,共同推動人才培養與合作的良性發展。
自2022年市級博士創新站創建以來,已聯合開展綜合印染廢水處理藥劑選型優化探索與實踐、大型綜合廢水處理廠生化系統高效經濟運行的探索與實踐、高效臭氧氧化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的探索與研究等課題7項,科研經費直接投入1100余萬元,共同開發“污水處理實訓”課程,開展污水處理技術講座,提升企業技術人員專業知識理論水平,促進校企間的知識流動與技術創新,聯合在JECE期刊發表了學術論文1篇,指導發表中文論文3篇,申報專利5項,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知識產權,為企業發展儲備專有技術力量。
6月20日,第一期校企合作博士駐企培養交流在江濱水處理公司順利開展,來自紹興文理學院的客座教授趙素云博士開展了題為“大型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控制參數節點”的專題講座,并通過會議交流和現場查看等方式,對當前江濱工藝工況、生產運行焦(難)點問題等進行了交流探討。
此次試點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一次嘗試。下階段,紹興柯橋江濱水處理有限公司將進一步深化“人才聯育、技術聯攻”工作機制,踐行“理論+實踐”培養模式,推動高校智力資源與企業生產需求深度對接,源源不斷地將前沿知識輸送到生產一線,著力破解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瓶頸,培育復合型人才,為區域印染廢水治理和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