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陰市東橫河截流系統改造—健康橋東側段污水管道修復工程順利收官。此次施工創下全國首例 “深埋 + 大管徑 + 長距離 ” 高彈紫外光固化修復紀錄,管道埋深達15 米、管徑 DN1000、單段修復長度 209 米,以硬核技術刷新行業標桿!
一修復工程的必要性
江陰東橫河截流系統建于 2007 年,肩負城區生活污水截流重任。近年來,部分管道老化滲漏,尤以君山橋至綠園橋段DN1000-DN1200管道為甚,影響污水收集效率與周邊水環境質量,其平均埋深12-15 米,管段數次橫穿東橫河,傳統開挖修復成本高且影響交通民生。為此,江南水務聯合江陰市城市綜合管理局等單位,決定采用高彈紫外光固化非開挖技術修復,規避大規模開挖對城市環境的破壞,實現科技創新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
二技術實施的可行性
江南水務施工團隊采用定制高彈玻璃纖維軟管與 12000W“遠艦”系列紫外光固化設備,歷經底膜鋪設、下料、打氣加壓、光固化等精密工序,為管道實施 “微創手術”。數小時連續高強度作業后,10 毫米厚的高強度(短期彎曲彈性模量>18000MPa)內襯層完美成型。修復后,將實現管道零滲漏,“服役多年”的地下 “血管” 重煥新生。
工程進展全景掃描
截至目前,東橫河截流系統改造工程一期已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完成管道清淤檢測1110米,修復 471 米,構建地下排水 “安全網”;開展 72 個小區、59家企事業單位雨水排口快檢,筑牢污染防控線;溯源排查市政道路23 條,揪出 “病灶”211 個,完成“小散亂” 排水戶混接點調查578 戶,為靶向整治奠定基礎。
三技術突破的持續性
此次修復工程的成功,不僅標志著江南水務在非開挖修復領域實現 “從跟跑到領跑” 的跨越,更構建起城市排水安全的 “智慧防護盾”。未來,公司將以紫外光固化修復等創新技術為支撐,構建全生命周期管網運維體系,讓城市地下排水管網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百年工程”,為江陰水環境治理注入源源不斷的科技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