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漯河市清源供水公司緊扣民生保障主線,針對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難題,創新構建“分時段壓力調控+智能監測+主動維護”三位一體管理模式,推動管網漏損率持續下降,為保障民生用水探索出一條高效治理路徑。
一是科技賦能,構建智慧調控體系。依托智慧化指揮調度中心,首創“峰谷平”三級壓力調控模式(即根據用水高峰、低谷、平峰時段動態調整管網壓力)。通過實時監測數據,優化供水壓力配置:在夜間用水低谷期,將管網壓力從0.35兆帕(MPa)科學下調至0.28兆帕,既滿足居民基礎用水需求,又顯著降低老舊管網承壓負荷,延長設施使用壽命。同時,建立分區計量管理體系,將供水區域劃分為5個獨立計量區,通過流量監測實現漏損點位精準定位,形成“數據驅動、分區治理”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二是立體排查,根治管網“暗漏”頑疾。為解決隱蔽漏點問題,開展“白+黑”管網普查行動(即白天人工巡檢與夜間儀器檢測結合)。運用聽漏儀、相關儀等專業設備,結合經驗豐富的檢漏團隊,累計定位修復暗漏點百余處,構建“人機協同”的立體化監測網絡。
三是閉環管理,實現效益與民生雙贏。通過“智能調度+壓力調控+主動維護”的閉環管理模式,實現供水管網漏損率持續下降,年節約制水成本百余萬元,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這一系統性工程不僅保障了全市37萬戶居民的用水安全,更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智慧治漏”方案。
下一步,清源供水公司將持續深化物聯網、大數據技術應用,推動供水管網向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升級,為城市供水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