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至6日,蚌埠中環水務集團公司召開“生產現場持續改善活動”專題會暨對標世界一流價值創造行動專題會。蚌埠中環作為中環水務在“生產現場持續改善活動”中的最佳實踐案例之一進行現場交流。
交流會上,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蔣林以《優化消毒工藝 降低生產成本》為題,從項目背景、現狀分析、改善目標、改善方案、改善成效、下一步工作計劃等六個方面,對黑虎山水廠消毒工藝優化過程作詳細介紹。
2023年12月底,黑虎山水廠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次氯酸鈉每天的消耗量由原來的7.5噸上升到17噸左右。黑虎山水廠對次氯酸鈉投加量的突然增加高度警覺。生產技術人員通過對原水和過程水多次化驗結果與之前正常用量時的水質對比分析,發現原水中氨氮指標由原來的0.1mg/L上漲到0.6mg/L,其他水質指標均正常,因此判斷原水氨氮含量變大是導致次氯酸鈉使用量倍增的主要原因。
為保證出廠水水質,減少次氯酸鈉消毒劑的使用量,同時降低消毒副產物的產生,今年上半年,黑虎山水廠成立工藝改善小組,分過程、分階段開啟優化消毒工藝課題研究。通過實際數據的收集,到制作原水氨氮變化趨勢圖,到分析次氯酸鈉投加量增大的原因;從攪拌試驗、繪制折點加氯曲線,到對比折點加氯前后的消毒副產物產生量,確定不同原水氨氮指標條件下次氯酸鈉的最適投加量。經過工藝改善小組近一年的不懈努力,今年11月,黑虎山水廠將試驗所得數據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按照折點前消毒工藝控制次氯酸鈉投加量。經檢測,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水質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次氯酸鈉每千噸水的消耗量由2023年的45kg降到11kg左右,每月可節約消毒劑成本約27.2萬元。
這些數據不僅是響應“提質增效”行動的見證,更是對共同努力成果的肯定。蚌埠中環從風險防控到流程優化,從精細管理到降本增效,一系列扎實舉措繪就了供水事業發展新圖景。
蚌埠中環 武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