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產業的躍遷發展、企業高質量發展,始終伴隨著技術革新的進程加速演進。水務發展集團緊扣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突出提質、降本、增效三個目標導向,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東風”,因地制宜、因業制宜,持續向“新”而行,大力推動水務領域新質生產力、新質競爭力、新質保供能力高效融合。
下面通過一組數據,解鎖水務發展集團上“新”成效。
東山、長汀、沙縣、柘榮等8家水務公司已先行推動數字水務建設,永定、周寧、長泰等8家水務公司數字水務建設方案已獲批,東山水務公司、沙縣水務公司試點數字化轉型創新與應用。東山水務公司數字水務系統于2022年竣工投產,實現從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過程、一張網智能聯動;各水務公司供水管網GIS管理系統、DMA系統、智能消防栓系統、水質檢測系統、生產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陸續上線運行,競相“升級”運營管理專業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在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上跑出新路徑、新速度、新成效。

東山水務公司聚焦科技賦能降“三耗”,開展老舊設備技術改造,于2023年改造升級一水廠取水泵房和送水泵房等老化設備,安裝計量系統8套,增加送水泵、取水泵智能控制系統、遠程監控APP,采用出口恒壓、恒定清水池液位控制及同頻運行模式,第一水廠送水泵節電率10.2%、取水泵節電率13.5%,有效降低供水能耗成本。

2022年10月,距離沙縣城區24公里的大洛鎮集鎮水廠通水,在全區率先實現集鎮區域供水全覆蓋,更依托數字水務系統實現了無人值守、少人值班,遠程自動化運行。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供水服務品質,沙縣水務公司大力拓展農村水費線上收繳渠道,并依托農商銀行全區18個網點及111個小額便民點,推廣“農水e家”服務模式。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線上及農商銀行各渠道收繳費用占農村供水總收入的98.6%,不僅實現農村用戶繳費“足不出戶”,還有效減少收費窗口運營費用近90萬元/年。同時,沙縣水務公司還引入ITBP工作機制,培養一批能操作駕馭智能化設備的職工隊伍,為推進供水現代化進程,加快高質量發展需求儲備人才。

各水務公司相繼投入自動加藥系統,讓藥劑投加更精準,實現優質、低耗和高效供水。2022年,泰寧朝京門水廠新增自動化投藥系統,當水質變化時能快速自動調整投藥量,實現混凝劑精準投加,保證最佳的混凝效果,大大提高水質保證率。該系統投入運行后,不僅出廠水質明顯提升,還有效降低了藥耗,混凝劑聚合氯化鋁用量同比節省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