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知,沉沙池的風吹拂過30年前第一次入水的挖泥船,激起了層層實干的水花;西風明,這一縷春風經過多年奮斗流金歲月,再次吹到了不懈努力、迎難而上的水源人身上,又一次吹響了砥礪奮進的號角。
鄭州水司水源廠沉沙池中2、3、4號挖泥船經過幾十年櫛風沐雨,面臨著老舊失修難堪再用的問題,隨著進水量增大,泥沙量隨之增加,三船所處的位置嚴重阻礙后續新挖泥船的工作,“三船移位”迫在眉睫,水源廠“移船計劃”亮劍而來。
困難面前,“任而風雨,萬擊彌堅”。水源廠提前謀劃組織開展移船專題會議,就船舶現狀、停船位置、準備保障等工作多角度、反復論證,精心打磨,最終選擇了最為穩妥的快艇牽引加人工輔助的方法。為了三船順利啟航,通過緊閉進水閘閘板,填充閘板縫隙,防止沉沙池水倒流,同時啟動應急泵站晝夜不間斷向沉沙池注水,將水位升至89.5米以上,清理盤點船上有用物資,測量各處水位標記航道,連接電纜啟動老船……全廠新老員工分工合作,為“移船日”掃平障礙。
行動之時,“叩石墾壤,開拓新局”。3月7日,天公作美,預測中的西風呼嘯而至,移船工作組成員蓄勢待發。隨著廠領導一聲號令,定位樁從河床淤泥中緩緩升起,數艘快艇引擎迸發出層層激流,由一艘快艇在前方牽引,兩艘快艇在兩側助推,專業船只掌舵人發出一道道號令,根據航道、水流、風向蜿蜒前進,兩堤觀察隊和停船區人員密切關注船體動向,齊發力定航向,多方位全視角跟進,精準攻克了風猛水急、容易擱淺等問題,歷經數小時攻堅之戰,三船最終均成功抵達東大堤正中,船頭向東整齊并列連成一排。隨著定位樁深深扎入河床,也吹響了水源人移船計劃的勝利號角,原定兩天的移船任務僅用9個小時即宣告完美收官。
“長風破浪終有時”,三條挖泥船如同“老戰友”見證了這座沉沙池在黃河源水處理第一步的重要作用;“直掛云帆濟滄海”,移船計劃又是水源人闊別“老戰友”移來新伙伴的堅定答卷。惟勇于擔當者進,惟攻堅克難者強,移船計劃的勝利為后期雙船挖泥運行打開了戰場,為水源廠提高源水保障能力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為公司2024年高峰供水增光添彩。隨著一池清水的蓬勃涌動,“寧可苦干,絕不苦熬”在這里傳承不息,歷久彌堅!
鄭州水司水源廠 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