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顯示,自來水和暢銷品牌瓶裝水在燒開冷卻后,水面均出現了白色的漂浮物,甚至礦泉水燒開后白色漂浮物比自來水還要多,號稱“最純凈之水“的產品也不例外。
科普小課堂
敲黑板,劃重點啦~
01、水垢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水垢是礦物鹽沉淀的俗稱,自來水和礦泉水都不是純水,水中都含有鈣、鎂等礦物質元素,水在加熱過程中,這些元素和水中的氫氧根、碳酸根結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就是我們肉眼可見的“白色漂浮物”。由于自來水濁度很低,形成的白色粉末難以聚集,大多數漂浮在水面,僅少量沉積在壺底,但日積月累仍會在壺底逐漸形成我們常見的“水垢”。
02、有水垢是否代表水質不達標?
我國對自來水中的鈣、鎂離子的含量有明顯的限制,也就是硬度的標準。國家標準規定,生活飲用水的總硬度必須小于450mg/L,而廣州用量最大的西江水硬度常年穩定在100mg/L左右,水性偏軟。市民朋友日常飲用的自來水是完全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大家可以放心大膽飲用!
03、長期喝有水垢的水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有人認為常飲用含水垢較多的水會加大結石病的患病風險,這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水垢的產生是水燒開后的物理現象,結石病是人體的生理現象,“這兩者不是一回事兒”,大家不必驚慌,反而膳食營養學研究表明,水中礦物質和人體健康還存在一定相關性,水中的鈣鎂元素對人體有著促進骨骼發育和生長的重要作用,水垢以固體沉淀物的狀態進入人體后,在體內胃酸的作用下,很快會被分解成鈣鎂離子,部分被人體吸收,而剩下不能分解的會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所以合格的自來水硬度,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
04、除水垢小妙招
水垢雖然對人體健康無害,但長年累月形成的頑固水垢容易影響熱水壺的受熱功能,建議定期清理水垢,以下附上幾個除水垢小tips:
01、白醋法除水垢
如果水壺中有水垢,可以倒幾勺子醋進水中,燒水一段時間,水垢即可除去。噴頭中的水垢泡在食醋中一兩個小時,用刷子刷掉即可。
02、檸檬法除水垢
將檸檬切碎后放進水壺中加水燒開泡一段時間,檸檬中的檸檬酸就能輕易的將水垢清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