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水務集團聚焦“重點項目”“招商引資”“摘星奪旗”等工作任務,滿弓緊弦、奮力攻堅,全力沖刺年度經營總目標。截至一季度末,集團資產總額、凈資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順利實現首季“開門穩”“開門紅”。
搶抓發展機遇,抓實項目建設,有效保持了生產經營目標穩定增長。據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一季度市場環境好于預期,但隨著專業技術領域的競爭加劇,市場開發型業務板塊受到考驗。水務集團堅定“3+1”發展戰略,通過市場開拓、資源協同,積極構建外部市場+內部市場的“雙輪驅動”發展格局,用項目建設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在城南供水光伏發電項目現場,清水池、構筑物頂部的太陽能發電板整齊劃一,已于3月份正式并網發電。近年來,水務集團利用供水廠、污水處理廠的池、頂區域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累計完成發電規模3.13兆瓦,每年可發電340萬度,換算節約標煤1373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390噸。
在污水處理提標改造項目現場,到處一片繁忙有序的施工景象。新建成的二沉池、深床反硝化濾池等構筑物主體建設完工,濾料、空氣懸浮風機、推流器、曝氣裝置等主要材料設備全部到場,原污水處理設施改造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作為市域污水處理行業的標桿,施工團隊堅持“進度(效益)服從質量,一切服從安全”的工作總方針,全力打造“安全、優質、高效、文明、節約”的工程樣板。
水務集團為加速項目培育,統籌年度重點項目,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先后奔赴北京、廣州、深圳等省市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與省產業研究院、新松機器人公司、丹麥水協等機構洽談合作。主動招才引智,力促馬軍院士與市政府達成合作,與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氣變中心共同成立研究院,助力城市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一季度,水務集團在儒商大會現場簽約,共同組建山東省智慧水務創新中心;與北京工商大學、易華錄公司等分別組建“水環境智慧監測”“大數據產業”人才培養基地。
與此同時,積極“對標一流企業”,組建財務共享中心,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和風險防控體系,降低融資成本。以數字化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智慧水務標桿,啟動DCMM認證,推進晨星工廠建設。推進產品和服務質量“雙提升”,開展“關愛孤寡老人”“水量異常提醒”等精準服務,創新“內部提升+外部監督”工作方式,優化“保姆式”服務體驗。推進“流程再造、協同治理”,以新的績效考評體系加速三項制度改革,用“比較管理”拉動經營績效持續上揚。一季度,“智慧水廠IPV6+數字化應用”項目進軍全國總決賽;組建商貿公司和市場專班,推行重點工作“項目化”“專班化”管理機制;首創“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模范標桿帶動效應不斷涌現,被客戶贈予錦旗、表揚信近40件,被省主管部門聯合授予“2022山東社會責任企業”榮譽稱號。
春風作伴,實干答卷。二季度,水務集團將高標尋標、全面對標,以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以項目建設集聚發展活力,用更全面的“穩”推動高質量的“進”,確保圓滿實現“雙過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