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挖掘地下管線數字化資源價值,持續提升地下管線普查成果開發利用效能,山東省濰坊市市政公用事業服務中心創新推出地下管線“五查”服務模式,真正讓濰坊市中心城區648平方公里范圍內近2萬千米的管線數據成果“活起來”。
一是社會用戶“查”。先后依據用戶申請為寶通街快速路工程、遮陽棚工程等涉及地下管線的建設項目提供信息查詢近200次,有效防范施工造成既有地下管線損壞事件的發生。
二是在線共享“查”。適應濰坊市奎文經濟開發區全域道路升級改造的查詢需求,主動開放共享查詢利用功能,提供綜合管線遠程在線信息服務,協助同步做好管線的“改、建、廢”。
三是行業管理“查”。將綜合管理系統資源分配給供水、燃氣等職能部門,為專業管線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監管提供重要參考。
四是移動端口“查”。利用地下管線綜合管理系統移動手持端查找比對新建未測管線,讓管線補測補繪駛入“快車道”,加快地下管線數據庫動態更新,確保查詢數據更精準。
五是二次開發“查”。以綜合管理系統的排水GIS數據資源為基礎,開發建設了濰坊海綿城市示范區系統模型,為有效治理城市內澇、防范雨洪災害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