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北部水廠凈水工藝及管網運行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
發布日期:
- 項目簡介
北部水廠項目自2014年起立項,歷經理論研究、技術論證、工程設計、工程施工,2019年1月常規工藝運行通水,同年9月超濾工藝運行通水。張曉健等業內專家對本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評價結果為國際先進、國內領先。 - 主要技術內容
(1)創新點
1)技術體系創新:針對華南地區濕熱氣候條件和以西江為水源的獨特地理位置,從水源-工藝-管網-終端各個環節實現龍頭優質水達標,構建全流程優質水凈化工藝技術體系,以完善體系保障高質量廣州供水。

圖 供水全過程水質監測管理系統
2)工藝創新:大規模應用第三代先進凈水工藝——超濾膜,建成亞洲最大規模的單一膜處理車間和國內最大規模超濾水廠。預留生物預處理、臭氧-活性炭等工藝,保障對多種常見水源突發污染事件的應對能力。
3)管網優化運行與管理創新:建立超大型供水管網實時水力模型,獨創監測點布置優化算法和節點需水量快速反演技術,指導近、中、遠期管線建設,實現管網優化調度和快速爆管實時診斷,保障供水安全高效。
4)建設智慧水廠管理云平臺,實現“自動化、平臺化、移動化、場景化”相互融合,形成生產管理、資源管理等多系統資源有機協同,實現“成本更優、效率更高、安全可控”的數字化管理目標。
5)工程示范創新:全流程規劃、分階段實施,建成“超濾+5G”給水廠,項目研究與工程建設對于南方地區常規工藝水廠升級深度處理工藝和智慧化建設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2)應用推廣情況
1)北部水廠作為2019年廣州市民生重點工程,有效解決了廣州白云北部地區的用水緊張局面,惠及150萬人口。
2)北部水廠超濾膜運行成本低、出水水質好,超濾膜自用水率小于2%,2020年成本合計約0.06元/立方米水,水廠數字化管理協同聯動降本增效,項目研究和建設運行對南方地區水廠升級改造提供了工程示范。
3)北部水廠作為采用第三代凈水工藝—超濾膜的自來水廠,是公司“自來水學堂”供水服務品牌“參觀自來水生產線”項目的重要基地,“自來水學堂”迄今已開展科普宣傳活動超過100場,參與互動市民、師生約9000人,為科普教育注入了供水智慧。
(3)經濟、社會效益情況
北部水廠自投產以來,累計供水總量達4.9億立方米,售水凈收入64630.54萬元。水廠通過自動化作業、優化值班崗位結構、減少藥劑投加、優化改造超濾膜系統、排泥水處理利用,節省人力成本約180萬元/年、原材料成本約200萬元/年、生產電費約173萬元/年、水資源費約190萬元,年經濟效益達743萬元。
北部水廠首先解決了廣州白云北部地區150萬居民用水難問題;其次,超濾膜技術和5G智慧水廠引領了供水行業發展趨勢及技術進步;最后,助推供水保障格局升級,實現城鄉供水統一調配,增強了百姓用水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