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簡介
城鎮排水系統通溝污泥資源化處理成套裝備——利用多級分選處理工藝、三相分選洗砂兩項關鍵技術,將城鎮排水系統通溝污泥中的混合組分精確分離為幾種成分單一、性狀穩定的物料,旨在解決通溝污泥處理處置的現實困難,最終實現通溝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理目標,降低通溝污泥對排水系統運行的影響及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 主要技術內容
(1)創新點
利用三相分選洗砂技術研發粗砂分選機。其工作原理為砂、柵渣、水混合液通過進水組件進入,利用附壁效應使固體顆粒在最佳水力條件下進行砂水分離,由罐體底部向內噴射定量沖洗水,產生流化砂床。使分選機內不同粒度、不同密度的固體顆粒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形成相對穩定、湍流程度較小的流態化床層,顆粒之間在不斷的碰撞、置換、移動,其中高密度的粗砂運動至床層下部,由排砂口排出,低密度的柵渣運動至床層上部,由溢流口排出。在流化砂床內將柵渣、有機物與砂分離,通過攪拌進一步促進砂與有機物分離,該設備對0.2-10mm粗砂分選效率大于95%,分選出粗砂,有機物含量小于5%,是實現通溝污泥中砂資源化回收的重要技術手段。圖 三相分選洗砂技術
城鎮排水系統通溝污泥資源化處理成套裝備多級分選處理技術——以物理篩分、上升流化洗滌、三相旋流、粒度分選、重力沉淀等工藝原理,將通溝污泥中的混合組分精確分選出大于10mm的大塊垃圾含水率小于60%,滿足填埋處置要求;分選出0.2—10mm的粗砂,有機物含量小于5%,含水率小于40%,可作為建筑材料資源化回收利用;分離出2mm以上柵渣,濕基低位熱值不小于5000KJ/kg,可用于焚燒發電;分選出小于0.2mm的細砂,有機物含量小于5%,含水率小于40%,可作為建筑材料資源化回收利用。
(2)應用推廣情況
項目推廣應用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實現效益為目標,2012年建設完成60噸/天的北京清河站,2020年建設完成60噸/天的廣州新塘站,項目至今運行效果良好。同時結合用戶應急處理需求建設完成廣州中新60噸/天撬裝式處理系統、東莞30噸/天撬裝式處理系統、,解決了通溝污泥處理處置難的問題。
(3)經濟、社會效益情況
以某通溝污泥處理站年運行數據為例:廠站年處理泥量約為15800噸,填埋費以400元/噸計,年填埋處置費約633萬元;經過資源化成套裝備處理后,填埋處置量降低了97%,產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分選砂料形成銷售營收約30 萬。處理站的建設保證了管網養護及專項清淤工作的正常開展,解決了通溝污泥的出路問題,促進了通溝污泥資源化綠色發展。與此同時通溝污泥處理站已成為排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定期清理沉積在雨水管道、合流管道中的通溝污泥,有效減少了雨天排水口的出流污染,最大程度解決水體下雨就黑的問題,是排水管網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對水環境治理起到重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