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3日,生態部辦公廳、發改委辦公廳、國開行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讓EOD模式再一次刷爆環保圈。上一次是2019年8月,中交疏浚65億中標薊運河(薊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EOD項目。
EOD基本概念及由來
強調以特定載體為導向的發展模式,依托其發展的載體不同,在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稱謂,比如在交通運輸領域叫TOD,通過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相關產業創新發展,叫做SOD等等。EOD模式,就是以生態為導向的發展模式。
“生態導向”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霍納蔡夫斯基(Honachefsky)于1999年提出。他認為美國城市的無序蔓延及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將土地的潛在經濟價值置于生態過程之前所致,因此強調應將區域生態價值和服務功能與土地開發利用政策相結合,提出“生態優化”的思想,強調從單純的“環境保護”向利用生態來引導區域開發的“生態導向”方向轉變。
EOD (LandsensesEcology-Orien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模式,即生態引領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該模式是以景感生態學為理論基礎,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以特色產業運營、城市綜合開發為支撐,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一種城市發展模式。
該模式重點將生態建設作為發展的首要任務,以生態來吸引產業與人口的聚焦,以PPP作為重要的投資實施路徑提升生態、公共服務、產業建設和運營能力,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共同促進,讓人民群眾感受獲得感和滿意度。
環保領域提倡EOD的背景及新時期內涵
一方面,十八大以來,在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國家領導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治理刻不容緩且任務艱巨,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寫入憲法,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方面,生態環境建設需要巨量資金投入,但項目經濟效益不明顯,投資回收周期長,資金投入成為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EOD模式,因其能夠兼顧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資源、產業開發項目有效融合;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相結合的特點,已經成為化解城鎮建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相矛盾的重要創新手段。
根據《關于推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試點項目的通知》明確,EOD模式是以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公益性較強、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統籌推進,一體化實施,將生態環境治理帶來的經濟價值內部化,是一種創新性的項目組織實施方式。
EOD模式運作階段和風險控制
EOD模式將生態引領貫穿于規劃、建設、運營的全過程,從生態環境、產業結構、基礎設施、城市布局等方面綜合考慮,按照項目進度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重構生態網絡。通過環境治理、生態系統修復、生態網絡構建,為城市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基底,帶動土地增值。
第二階段,城市環境的整體提升。通過完善公共設施、交通能力、城市布局優化、特色塑造等提升城市整體環境質量,為后續產業運營提供優質的條件。
第三階段,資源導入,激活經濟。通過產業導入、人才引進等手段,激活經濟,使整體溢價增值,包括稅收、自然資本等。
總結來說,EOD項目操作模式就是通過生態網絡建設、環境修復、基礎設施配套以及產業配套建設促使該區域及周邊的土地升值,并為產業引入和人口流入提供良好的生態基底;一方面以產業發展增加居民收入、企業的利潤和政府的稅收;另一方面依靠人口流入帶來政府稅收的增加及區域經濟的發展。最終實現生態建設、經濟發展、社會生活三者協調發展。
因為EOD模式的復雜性和綜合性,自身屬性也帶來了特定的問題和風險:
一、行業跨度大
1)EOD模式下行業跨度大,且不同行業專業要求高;
2)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和生態網絡構建需要專業的環保企業完成;
3)基礎設施配套、產業配套及生活配套的建設需要綜合能力較強的建筑企業;
4)后期產業導入、物業管理需要綜合能力較強的運營商進入。
5)EOD綜合開發商應具備從項目策劃、產業規劃、概念規劃、工程施工、地塊開發、資產運營、產業招商等一整條產業鏈的實施能力。
二、見效周期長
1)EOD模式見效周期較長,良好的生態基底構建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顯現出來;
2)生態環境的優良性顯現出來后,土地的增值效應才會大大增加;
3)EOD模式下的產業培育和產業導入也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時間才能顯性化,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體現出來。
4) EOD綜合開發商還應具備強大的融資、開發、變現能力,對于長流程的資金鏈要有充分的管控和操盤能力。
三、土地開發風險大
5)融資類風險:土地一級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基礎。
6)政策類風險:土地一級開發所面臨的政策風險主要包括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兩個方面。政府具有不確定性,多種因素都會導致合同依據政策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基于政策依據簽訂的合同文件效力也受到影響。
7)收益類風險:目前全國關于土地一級開發形成三種模式的收益分配模式:固定比例收益模式、土地出讓金凈收益分成模式、固定收益+凈收益分成模式。三種收益分成模式存在一定的問題。
典型案例分析
薊運河(薊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EOD項目
薊運河(薊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項目是國內首次將EOD模式應用到整個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的項目。
2019年5月6日,天津市薊州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薊運河(薊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EOD項目總體方案和市場化實施方案的通知》(下稱《實施方案》),對薊運河(薊州段)EOD項目進行總體部署,并對項目實施方案規定如下:
1.本項目采取PPP商業模式,區政府采用引入投資建設人的方式確定合法投資建設主體,與政府指定的平臺公司依法成立流域投資公司;
2.項目總體合作期限為20年;
3.資金構成為項目資本金30%、融資70%。積極爭取各級專項資金,提高項目資本金比例,同時爭取政府債券資金,減輕融資壓力;
4.項目回款來源包含了水系綜合治理專項資金、土地資源收益、經營性資產收益、政府購買生態服務、多元產業收益與股權轉讓所得;
5.流域投資公司為公司治理組織架構。
2019年6月26日天津市薊州區水務局以公開招標的方式,選取項目的投資建設人,其在采招網發布《薊運河(薊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EOD招標公告》。
2019年8月2日采招網對薊運河(薊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態修復、環境提升及產業綜合開發EOD項目的中標候選人進行公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疏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生態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與中交(天津)生態環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體為項目的第一中標候選人,項目工期為20年,中標額約為65億元。該項目目前已順利確定了社會資本方,已進入項目執行階段。
來源:中國水協水務市場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