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成熟女多多网,理论在线好妈妈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中国女优无码

攜手同行,共創輝煌!
行業熱點
當前位置:首頁 > 業務交流 > 行業熱點

破局老城內澇 恢復美麗家園

  水利部發布的《2018中國水旱災害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2149縣(市、區)19515鄉(鎮)遭受洪澇災害,受災人口5576.55萬人,因災死亡187人、失蹤32人,緊急轉移836.25萬人,倒塌房屋8.51萬間,83 座城市進水受淹或發生內澇,直接經濟損失1615.47億元,占當年GDP的0.18%。相對于新城來說,這組數據背后,更多的是城市老城區成為內澇重災區的景象:廣場變池塘、街道成河道;小汽車被淹、公交車受困;井蓋被沖開、雨水成污水……逢雨必澇、老城區“看海”成為常態,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早已成為過去。要想找回曾經的美麗城區,根治內澇頑疾迫在眉睫。
  ●仔細把脈,找準內澇“病因”
  萬物皆有因果。要想治理城市老城區內澇,必須認真研究,找準原因。城市老城區普遍存在建設密度大、排水設施及管網欠賬嚴重、缺乏有效的河渠通道等問題,尤其對于內澇積水嚴重的地區,一般地勢較為低洼,周邊大量高地勢區域雨水徑流匯集,且易受河水、海水頂托,造成部分城市老城區內澇積水嚴重。總結來說,城市老城區內澇積水典型問題就是源頭不減量、分區不合理、設施欠賬多、“內不能蓄、外不能排”。
  ●斟酌藥方,消除內澇積水
  找準病因后,還需根據具體情況仔細斟酌藥方,如此方能對癥下藥、去除病根。要解決老城區內澇積水的問題,不能只是單一地增加設施和管網的規模,應首先梳理流域的排水分區,采用高水高排、分區優化的策略,將地勢較高區域的雨水通過合理組織主干排水通道重力自流排放,縮減地形較低、易受河水和潮水頂托區域的匯水面積,降低易澇區域的排澇壓力。
  在排水分區內部,要探索雨水“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自然方式,重新定義城市中的自然,全面融入海綿城市理念,采用“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的技術路線,合理確定分區內部空間、豎向、設施,優先將城市藍綠用地作為承接水的復合功能的空間載體,盡可能地縮減需要提升灰色設施和改造管網的區域,系統解決老城區內澇積水問題,形成“藍綠灰”融合的韌性網絡,構建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城市內澇防治系統。
  ●對癥下藥,用海綿理念破局
  近年來,海綿城市理念中“源頭減量”對于削減峰值流量的作用在業界已經達成普遍共識,但是對于老城區來說實施難度卻很大,如何在老城區更好地發揮海綿城市理念這服藥的藥效?應做到綜合效益最大化,主要考慮三個方面:一是要充分結合舊城改造、閑置用地開發、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內容,同步實施海綿源頭減量工作;二是要選擇實施難度較小的公共綠地、廣場以及學校、工業企業、商業辦公等占地較大的區域,這部分用地空間除了可以有效控制自身的雨水徑流外,具備相應條件的還可以通過合理的豎向設計,引入周邊地塊及道路的雨水進行調蓄;三是對于蓄澇起到關鍵作用的要優先安排,重點關注低洼的綠地、內河湖、坑塘、濕地等,內河湖可通過降低日常運行水位騰出調蓄空間,低洼綠地通過旱天和雨天的干濕交替提供蓄存條件,這些用地均可作為節點海綿空間優先實施,用于緩解城市內澇問題和削減峰值徑流量,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灰色基礎設施的投入,還能起到水質改善和美化環境的作用。
  此外,在流域排水分區層面,統籌謀劃源頭減量、分區優化、更新管網、蓄排并舉的系統規劃,是制定積水點解決方案的前提和基礎。具體的解決方案,不應僅針對積水道路本身,而是要梳理上下游關系,劃定排水單元。應制定多個解決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選。盡量優先將雨水(積水)通過地表進行蓄滯、排除,而非單一地將雨水(積水)排入造價較高、實施難度大的地下管道和設施。此處重點強調“三個分離”:一是遠水與近水分離,即“高水高排”,將地勢較高的遠水通過分流減量;二是地表水與管道水分離,地表的積水通過合理豎向設計,有序組織在地表空間加以控制;三是蓄排空間與功能空間分離,通過道路斷面的合理設計,在滿足通行功能前提下,可選擇分隔綠地、部分非機動車道等區域增加蓄滯雨水的空間,通過有序引導與管控,增強蓄水排澇能力,緩解內澇積水問題。
  無論是對新城還是老城來說,內澇防治都是系統工程,需要市政、水利、生態、景觀等多專業協作,應打破行業和空間的界限與壁壘,構建“藍綠灰”融合的綜合內澇防治系統平臺,通過空間、豎向、設施對各專業進行系統耦合,轉變碎片化的工程治理模式為水陸協同、建管一體的全過程治理模式,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還給百姓一個美麗家園。(發表:2020年8月24日《中國建設報·中國美麗城市》第6-7版
  王 晨
  男,1986年出生,高級工程師,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生態市政院水環境治理所所長,長期從事市政工程、海綿城市、排水防澇、黑臭水體治理等方面的規劃設計工作,主持的代表性項目有《海口市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技術服務》《海口市生態安全排水系統構建規劃》《海口市重點區排水防澇系統化方案》等,參與多項國家重大水專項課題、海綿城市規劃與設計標準、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技術手冊等課題及相關技術文件編制工作。
來源: 美麗城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