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三強化”確保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全覆蓋”
強化統籌謀劃,確保群眾用上安全水。針對缺水區、氟病區、苦咸水區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普查,建檔立卡,科學規劃,有序推進。針對南部平原區難以解決水源水質的實際,依托縣城供水工程,通過延伸供水管線,城鄉聯網,輻射解決群眾的吃水問題;針對北部臺塬區村組地勢平坦,人口居住密集,便于集中供水的特點,選好水源,區域聯供,發展規模集中連片供水;針對嵯峨地區山大溝深,人口居住分散的特點,以村或組為單位打井建池,通過蓄、引、提相結合的方式解決群眾飲水問題。
強化設施管護,確保群眾用上放心水。為實現“水質達標、水量充足、設施完善、制度健全、隊伍穩定、群眾滿意”目標,在每處工程竣工驗收后,及時辦理移交手續,明晰工程產權、管理權和經營權,明確供水單位、鎮、村及用水戶的權利與義務。按照工程規模,分類施策,采取水利局統管、鎮管、村管三種管護模式,其中縣城管網延伸、小道口水庫、馬額、新興塬等9處規模集中供水工程按照專業化管理的要求分別由水利局4個下屬單位統一管理,落實了專業維修隊伍和養護人員,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實現了24小時安全供水,做到了維修、管護、服務社會化和專業化;新興里寨、巖堯等單村供水工程由受益村自行管理;嵯峨山區鎮受地形條件限制,工程建設規模小,以單村(單組)供水工程為主,由嵯峨鎮政府負責管理。進一步落實了農村供水運行管理“三項制度”和“三個責任”,確保了供水工程建的成、用得好、長受益。
強化問題整改,確保群眾飲水“不落一戶”。按照脫貧攻堅農村安全飲水“鄉鎮橫向排查到邊、部門縱向排查到底”的總體要求和責任分工,扎實開展了問題排查核查和整改驗收工作。強化技術指導,組織專業技術骨干,逐鎮(辦、中心)、逐村組現場踏勘,針對性地編制建設方案,實行全過程管理,現場講解技術標準及施工要點,為鎮村規范組織實施村級管網土方及入戶工程提供技術支撐。強化工作重點,對工程量和施工難度較大的工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檢查指導,優化工程建設方案,促進了全縣飲水安全問題整改工作均衡有序推進。強化工程質量,嚴格按照規范要求,督促各鎮(辦、中心)嚴把工程材料關、施工質量關,及時解決遇到的技術問題。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核實等方式,按照施工規范和標準,對各鎮(辦、中心)整改項目實施情況嚴格驗收,提升了供水工程質量和進度,確保了群眾飲水“不落一戶”。
目前,全縣城鄉一體化工程2處,聯網工程9處,單村工程13處,城鄉一體化供水率達到61%,集中供水率100%,自來水普及率99.9%以上,供水保證率達到95%以上,貧困人口飲水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