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南明區出臺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攻堅工作方案
《方案》明確,南明區黑臭水體等涉水問題綜合整治目標:一是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雨污分流率,力爭城區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COD≧250mg/L,BOD≧100mg/L。二是根據我區6處黑臭水體治理任務和難易程度,在8月31日前完成后巢村桑園組和朝陽村火石坡黑臭水體完治理,在11月30日前完成貴棉大溝(明敞段)、太慈大溝(明敞段)、襪廠大溝(明敞段)、虹橋大溝(明敞段)等四處黑臭水體治理任務。
《方案》強調,南明區將通過實施控源截污、開展內源整治、建立長效機制等工作措施,扎實推進全區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在控源截污方面,嚴格按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2019年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查工作手冊》和“一處黑臭水體、一個整治方案”的要求,圍繞“控源截污、內源治理、垃圾收運、水質合格、長效機制、公眾滿意”等重要指標,重新編制黑臭水體“一處一策”整治方案并統一上報審查;加快推進截污工程,完成貴棉大溝(浙江商城)、虹橋大溝(明敞段)、太慈大溝(明敞段)、襪廠大溝(明敞段)控源截污、內源整治、垃圾收運等治理工程,完成朝陽村黑臭水體內源整治,鞏固提升后巢村桑園組治理成果,確保2019年11月30日前全面完工;繼續推進河濱再生水廠、太慈再生水廠、貴棉再生水廠、貴鋼再生水廠、紅巖一體化再生水站建設,全面提升污水處理廠能力。同時結合《城鎮污水處理體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優先實施涉及黑臭水體治理污水處理廠的“提質增效”,加快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建設。
在內源整治方面,對黑臭水體整治過程中,涉及清淤疏浚產生底泥的,開展重金屬和高度有機物檢測和評估,同時在市生態環境局確定的消納場地,對清淤底泥進行有效處置,避免產生新的環境污染問題。
在建立長效機制方面,一是建立責任機制,建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主要責任,分管領導為具體責任人,并明確各自職責的責任機制,確保按時完成整治工程。
二是建立信息公開制度,按照市生態局公布的我區黑臭水體名稱、責任人、達標期限等基本信息,每月在區政府網站公布治理進展,設置責任人公示牌,公示牌上注明黑臭水體名稱及概況、責任人名稱及職責、管護目標、對應該片區垃圾收運負責人電話、監督舉報電話,并確保電話暢通。
三是完善生活垃圾收運機制,避免垃圾入塘,隨意堆放。
四是建立管網和泵站運行維護機制,確保設施正常運行。五是建立水質定期監測制度,明確監測點位,按期開展監測工作。六是建立黑臭水體整治銷號制度,確保完成一個,核查一個,銷號一個。
此外,對工作中責任不落實、推諉扯皮、沒有完成工作任務的,以及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導致項目延誤的,依法依紀嚴格問責。
(作者:廖燕娟 石傳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