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區41條河道提前一年消除黑臭
“放在幾年前,一個月投訴就要接到五六條。”說起秦巷浜的改變,蠡園街道環境監察辦公室主任丁剛最有發言權,“2016年,街道先是對4塊排水達標區進行了徹底整改,僅污水管網就新鋪2659米,而后又在上游箱涵新建一座日處理3000噸的初期雨水處理設備,這才止住了黑臭。”
梁溪區是治理黑臭主戰場,共有列入整治計劃的黑臭河道22條,21條河道水質現已穩定達標,唯獨章村浜還處在劣五類邊緣。“你看,駁岸上還是有黑水冒出。”揚名街道河長辦工作人員趙亦新每周都來到河邊例行檢查,將疑似污染物流出的排污口拍下,作為日后整治的依據。“雖然消除了黑臭,但岸上瑞星家園雨污分流工程尚未完工,對水質造成了影響。”梁溪區水利局局長萬建農介紹,雨污分流到位后,章村浜還要開1.5公里明河連通丁巷浜,暢流活水。
治黑臭,梁溪區計劃逐步溝通76條斷頭浜,除了開明河,現在還有了新的聯通方案“管涵溝通”。不久前,沈古巷浜、廟灣浜、鱔尾巴浜、蘆村河四河管涵溝通工程全面結束,鋪設管涵總長1公里,死水徹底流動了起來。“從白屈港引長江水,每分鐘有80立方米的江水流進梁溪區。”萬建農說,除了江水,運河地涵工程也已完工,今冬將通過梁溪河引進太湖水,為老城補水。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黑臭整治難以一蹴而就。“槐古支路馬路市場,會龍橋、上馬墩東風露天馬路市場的雨水管有的比污水管還要黑,有的老新村沿街店面夜里餐飲污水隨意傾倒,在夜色的掩護下也悄悄流入了河道。”徐勁呼吁,黑臭水體“摘帽”后不再“返污”,需要全社會參與,“政府做好雨污分流后,只有全社會動員起來,從源頭上控制污水入河,才能真正提升河道水環境治理成效。”(顧慶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