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瀏陽株樹橋水庫爭創“全國最佳飲用水水源地”
瀏陽株樹橋水庫是省會長沙在湘江外的第二水源地,2010年引水至長沙實現通水,9年來株樹橋水庫已向長沙輸送11.6億噸優質飲用水。株樹橋水庫管理局局長黃永忠近日表示,該局將緊扣水源保護、生態保水、防汛抗旱等主責主業,努力涵養“全國最佳飲用水水源地”。
在瀏陽市株樹橋水庫一級保護區內,一道全長3000米的守護屏障剛剛全線完工——凡人員可以到達的水岸沿線,都安裝了高約2米的隔離防護網。“這是自去年4月實施全面禁釣以來,為保護水庫優質水源采取的又一有力措施。”黃永忠表示。
由于歷史原因,株樹橋水庫前些年實行頒發許可證的限制性垂釣。去年4月,瀏陽市政府發文明確規定:在一級保護區(即張坊鎮小河河口至株樹橋水庫大壩的水域及兩岸水平外延500米以內的水庫集水區域),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旅游、游泳、垂釣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該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鞏固全面禁釣成果,保證飲用水水質和供水安全,管理局自籌資金180萬元,在通向水面的每一個通道都安裝了隔離塑浸式防護網,總長度為3000米,部分路段還建起了隔離混凝土圍墻。
據統計,今年以來,共勸離違規垂釣人員395人次,查處違規電魚2起,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多人。“防護網建成后,偷釣現象大幅減少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
據介紹,通過健全年均巡查3000余次的水陸監管巡查機制、持續開展水面漂浮物打撈、實施封山育林等諸多措施,該管理局有效保障了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及以上。與此同時,該管理局在重要區域建設自動在線監測站點,年平均采集16000多個監測數據,及時有效掌控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