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七里河完成三年河道整治 昔日黑臭河今成幸福河
昨天,記者從廣陵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了解到,從2016年9月起,七里河開始進行全面整治,工程分三期進行,主打生態牌,近日,這項工程已經全部竣工。如今七里河大變樣,昔日黑臭河成了居民心中的幸福河。
曾是典型黑臭河、揚州“龍須溝”
七里河全長5.5公里,北接沙施河,東面通過通運閘站與京杭大運河相通,南面通過七里河閘站與古運河相連,是東南片區東西向重要的排澇、活水通道,其間分布有工農河、馬泊河、文峰河、小夾溝、縱一河、小運河、中心河等7條支流河道,構成了東南片區主要水網。
東南片區曾經是揚州工業化、城市化最早的地區,先后興建了一批化工廠、居民區和農貿市場。但由于公共基礎設施特別是污水管網建設嚴重滯后,加之少數企業的工業污水和一些小區、農貿市場的生活污水亂排亂放,致使七里河逐步演變成了揚州的“龍須溝”,成為典型的黑臭河。
投入約2億元,分三期全面整治
2016年以來,根據市、區統一部署,廣陵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清水活水四步走的方法綜合施策,投入約2億元,對七里河干支河進行全面整治。
“我們從2016年9月開始對七里河進行整治?!必撠熎呃锖雍拥勒喂こ痰牟檠┧筛嬖V記者,工程分三期進行,其中,七里河干河一期(通運閘—江都南路)整治于2016年底竣工,七里河干河二期(江都南路—渡江路)整治于2018年6月竣工,七里河干河三期(渡江南路—開發路)于今年5月進場施工,最近順利完成。
“要徹底消除七里河黑臭現象,就得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睆V陵區住建局村建科科長王浙江介紹,他們在對河道沿線點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進行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實施污水管道上岸工程。同時,對東花園路、東花園小學南側支路等雨污合流管道進行分流改造,對沿河合流排口進行處理,盡最大可能從源頭上減少污水入河,先后新建雨水管道2公里、污水管道3.2公里。
因為七里河河道長,牽涉的范圍廣,在建成區內施工,極易造成附近居民出行不便。施工方在每一條河道施工前均發放“告居民一封信”,并提前聯系轄區街道、社區,召開協調會,在施工過程中做好交通疏導工作,將施工影響降到最低。
此外,河道整治范圍內的管線多,強弱電、煤氣、自來水、雨污水管線均有分布。工程負責人說,他們在施工前,聯系各個管線權屬單位召開管網協調會,摸清地下各類管線布局,施工時注意避讓,消除安全隱患。
主打生態牌,提高居民幸福指數
經過三年奮戰,施工人員對河道全線進行了治理,清除了淤泥和各類垃圾,新建擋墻、護坡,加大水面積,提高河道蓄水、排澇能力。在推進干河整治的同時,對支河也進行同步整治,減少交叉污染,實現水系暢通。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七里河整治主打生態牌。查雪松說,他們在對駁岸修復時,創新采用了框式生態擋墻,“傳統混凝土擋墻只有保護水土流失的功能,而生態框式擋墻既有生態環保的作用,又兼具景觀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是框式的,無須多用混凝土,還具有透水的作用,減少基土內的靜水壓力,有效防止管涌現象,縫隙中可以種植黃菖蒲、海壽花、千屈菜、再力花等,形成景觀坡面?!?/span>
廣陵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景正祥介紹,此次七里河整治,他們還對河岸及沿線進行綜合提升,在治澇的同時,精心打造周邊景觀,新建了七里河公園、沿河壓花步道、仿古圍墻、景觀平臺等,實現了水清岸美的目標,提高了附近居民的幸福指數。
如今,每天都有很多居民在河邊散步。節假日期間,新建的七里河公園里更是游人如織,不僅吸引了很多附近居民,還有不少外地游客在這里親近大自然。國慶長假期間,在南京工作生活的王波開車帶著家人經過這里時,停下車輪,用鏡頭記錄變化,他說:“家鄉隨處有風景,每次回揚州,都能感受到變化!”
今后七里河如何管理維護?記者了解到,廣陵區住建局作為牽頭單位,將根據河長辦相關要求,落實后期管護,由屬地街道鄉鎮管理,落實責任人,通過招標實現社會化服務,由專門的物業公司進行管護,定期考核。
通訊員廣住建記者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