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成熟女多多网,理论在线好妈妈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中国女优无码

攜手同行,共創輝煌!
綜合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綜合新聞

保障減稅降費落地 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

發布日期:2019-10-12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推進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與日俱增。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了關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的三大舉措,為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提供政策支持。
  《方案》主要涉及三項改革措施,包括保持增值稅“五五分享”比例穩定、調整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及后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并穩步下劃地方。星石投資高級策略師袁廣平告訴《金融時報》記者,此次改革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改革有望增加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增強地方應對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能力;二是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預計未來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相關舉措仍會持續出臺。
  增值稅收入“五五分享”  穩定地方稅收預期
  今年我國減稅降費的力度前所未有。全年減稅降費2萬億元的目標,前7個月已經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3492億元。減稅降費讓利于民,卻也給地方政府造成了不小的財政壓力。財政部數據顯示,1至8月累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71160億元,同比增長2.8%。全國稅收收入117134億元,同比下降0.1%。同期,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0884億元,同比增長8.8%。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是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之舉,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則是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的重要保障。袁廣平表示,今年以來,地方財政壓力較大,不少地方都出現了財政收入的負增長。此次改革的主要目標在于增加地方稅收入。其中,在《方案》提出的三項改革措施中,“保持增值稅‘五五分享’比例穩定”最受關注。
  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除進口環節增值稅全額歸中央政府所有外,中央政府分享增值稅的75%,地方政府分享25%。2016年是全面推行營改增的關鍵一年,國務院印發《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后調整中央與地方增值稅收入劃分過渡方案的通知》,將所有行業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均納入中央和地方共享范圍,中央分享增值稅的50%,地方按稅收繳納地分享增值稅的50%,過渡期暫定2至3年。增值稅收入劃分“五五分享”比例政策于今年到期,《方案》提出繼續保持增值稅收入劃分比例不變,顯然有助于進一步穩定社會預期,增強地方財政“造血”功能。
  此外,在留抵退稅方面,《方案》提出,調整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建立增值稅留抵退稅長效機制,結合財政收入形勢確定退稅規模,并保持中央與地方“五五”分擔比例不變。此前,地方承擔的留抵退稅部分需要從地方財政收入中安排。實際上,由于部分地區財力緊張,當期無法滿足全部退稅需求,導致企業排隊退稅進而占用企業現金流的現象。《方案》明確,增值稅留抵退稅地方分擔的部分(50%),由企業所在地全部負擔(50%)調整為先負擔15%,其余35%暫由企業所在地一并墊付,再由各地按上年增值稅分享額占比均衡分擔,既能夠減少企業現金流占用,又能緩解部分地區留抵退稅壓力。
  此次改革推出三項措施,在袁廣平看來,這確實是一個好的開始。“剛開始改革的步伐可能不會邁得很大,未來相關的制度還會持續出臺。地方政府稅收收入增加將是可預期的,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會更有保障。”他說。
  消費稅穩步下劃地方  拓寬地方收入來源
  由中央固定收入到中央地方共享收入,消費稅將成為地方收入的重要補給。此前我國消費稅屬于中央稅,主要在生產(進口)環節征收。此次改革將消費稅征收環節由生產后移至批發或零售,更能體現消費稅的“消費”特點。將消費稅逐步下劃地方,則有助于補充地方稅收收入來源,健全地方稅收體系。
  分稅制改革以來,在中央與地方的稅收分成中,地方政府收入占比較低,導致財權和事權不匹配。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認為,這可能為地方隱性債務問題、地方土地出讓收入依賴過高等問題留下隱患。而解決地方和中央財權和事權不對等問題的關鍵就是建立和完善地方稅種體系。
  袁廣平也表示,從2004年開始,全國所有經營性用地全部采用招拍掛形式出讓,在規范土地市場的同時,土地出讓金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顯著提升,部分城市土地出讓收入甚至占到當年財政收入的70%以上。《方案》增加了地方稅收比重,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對于土地財政的依賴。
  在穩步推進健全地方稅體系改革方面,《方案》也有著墨——適時調整完善地方稅稅制,培育壯大地方稅稅源,將部分條件成熟的中央稅種作為地方收入,增強地方應對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能力。2018年開始征收的環境保護稅被劃分為地方政府固定收入。今年前8個月,我國環境保護稅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69.8%,規模雖小,但也是地方收入的補充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