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黨的話服務國家戰略 守治水初心護碧水長流
——安徽六安市排水公司助力譜寫老區生態文明新篇
河源唯遠,萬涓匯流。“五色六安”因水系增了靈氣,更因淠河環繞添了神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保護,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牢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高度重視、持續投入,大力修復水環境,全力保護水生態。
當前,六安城區水環境治理吹響了沖鋒號,(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一期PPP項目已全面開啟,市城管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支持并悉心指導六安市排水有限公司把污水收集好、把污水處理好、把污水利用好,不斷為六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奮力譜寫皖西生態文明新篇,持續助推大別山革命老區綠色振興。
水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碧波蕩漾城市方能活力四射。近年來,一系列污水處理項目陸續建成,污水截留、污水處理、污泥處置等從根本上改善我市的水環境,優化了水生態,提升了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中國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一項項沉甸甸的榮譽接踵而至,放眼遠眺,綠波蕩漾龍舟競渡,白鷺翩翩宛入畫中,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離不開市城管局的擔當作為,更離不開六安排水人的奉獻與堅守。
建市之初開啟治污長跑
“依山襟淮,肩負治污重任”。六安擁有優質水資源,在滿足生產生活用水之外,還肩負向省城合肥及周邊城市供水的重任,水環境保護責任重大。近年來六安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人口驟增。隨之而來的污水處理負擔不斷增加,水源保護形勢日益嚴峻,改善城市水環境迫在眉睫。市城管局成立了由杜坤局長為政委、鮑遠利副局長為指揮長的“六安市城區水環境(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PPP項目指揮部”,以堅定的自信、無畏的勇氣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將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以堅定的信心,堅決的手段力爭打贏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六安排水人上下齊心、同頻共振,在皖西大地上開始了一場只有起點,沒有盡頭的“治水”長跑。
時光回到1999年,市區皋城路污水管道開工鋪設,正式拉開了六安治水序幕。2000年3月24日,六安市排水有限公司獲批準成立,負責六安市城市污水處理項目的建設、運行和管理,開啟了這座濱水城市的污水治理之路。同年,利用國債和世行貸款,實施建設了我市第一個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城北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全面開啟了皖西污水處理的新歷程。
我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與六安這座城市一起成長、發展、壯大,用艱苦卓絕的努力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我市擁有了3座大型市政污水處理廠、12座污水提升泵站、4座一體化截污泵站和1座污水管網監控中心以及四百多公里污水主管網,累計收集和處理了約5億立方米的污水”。更重要的是,二十年來,在市城管局的堅強領導下,六安排水人在堅守中求進步、在創新中求突破,面對和處置了大大小小數十次危機和急難險重任務,他們以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以久久為功的奮斗姿態,守護著這片紅土地的碧水藍天。一大批不畏艱苦、敢于擔當、勇于奉獻,懂技術、會管理、熟練掌握污水收集處理各類設備、設施操作,專業齊全的六安排水人隊伍和六安排水人精神,在皖西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匠心治污換來碧水穿城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人居環境根本轉變,老區綠色名片愈加閃亮。市城管局帶領六安排水人在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中彰顯新作為,在助推老區綠色崛起中展現新擔當。
眾所周知,千家萬戶的污水通過管網收集,集中輸送至污水處理廠,污水管網作為城市污水的“血管”,需要六安排水人終年如一日的進行巡查、養護,并且根據管道的投運年限,對管道進行全面“體檢”及必要的“治療”,確保城市污水管網能夠正常運行。污水進入廠區后,還要實時監測進出水水質水量狀況,通過中控室適時調度整個廠區設備運行狀況,力求管理精細化,運行科學化,生產穩定化。同時,為進一步把控污水水質,六安市排水有限公司抽調專業人員于2007年組建成立城市排水監測站,2008年首次通過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資質認證,成為具有CMA資質的專業檢測機構。實現了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進、出水水質以及運行工藝參數進行及時檢測,精確指導污水處理廠工藝調整,嚴把水質關。
在經過一道道污水處理程序后,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剩余污泥,變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六安市排水有限公司攻堅克難、積極爭取,投產運行的六安市污泥處置工程,污泥通過厭氧消化加太陽能干化處理后,干化后的污泥用于園林綠化營養土和制磚,用最經濟的方式使污泥得以安全處置,但這種處置方式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六安排水人一直都在探索的道路上前進。
歷經二十年的艱苦努力,市區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跨越式發展,2017年、2018連續兩年獲得全省城鎮污水處理工作考核評分第一的優異成績。城市污水處理建設者們的辛勤付出,讓“兩河”重現“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美景。六安排水人為這座城市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為新時代幸福六安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前,六安面臨中部城市崛起、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發展機遇,六安排水人將強化污水收集輸送管理,做到污水盡收集,杜絕非污水進管,力爭把污水收集好;繼續精心組織污水處理廠和污水提升泵站的高效安全運行,把污水處理好;積極開展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最大化實現污泥、中水資源化利用,把污水利用好。始終牢記治水“三好”使命,向污水宣戰,造碧水藍天。
“廠-網-河”一體化創治水典范
同心同向,提質增效,新時代六安排水人整裝再出發。今年4月,六安市城區水環境(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PPP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這標志著“六安市城區水環境(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一期 PPP 項目”已經全面啟動,隨后,項目指揮部、長江環保集團及其聯合體已經相繼進駐六安開展工作,管網排查、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如火如荼。
據六安市城區水環境(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一期 PPP 項目工程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該工程新建建設內容為建成區雨污水管網檢測及市政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六安市第二批小區(單位)、街巷雨污混接整治工程、六安市鳳凰橋污水處理廠二期項目、六安東部新城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六安經濟開發區(東城)污水處理廠二期及配套管網工程、六安市污泥處置廠二期工程項目、六安市鳳凰橋中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六安市河西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六安市淠河城南段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及入河排污口治理完善工程等,全市域、全流域水環境一體化治理模式即將在皖西大地落地開花。
長江環保集團是三峽集團參與長江大保護工作的“尖刀班”,三峽集團有其特定的三峽治水模式和治水方案:以城鎮污水處理為切入點,以摸清本底為基礎,以現狀問題為導向,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依據,以總體規劃為龍頭,堅持流域統籌、區域協調、系統治理、標本兼治的原則,遵循“一城一策”,突出整體效益和規模化經營,通過“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泥水并重”、資源能源回收、建設養護全周期等模式開展投資建設和運營,促進城鎮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以及綜合利用,保障城市水環境質量整體根本改善。不論是長江環保集團的“三個全”,還是六安排水人的“三個好”,他們心中始終堅守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他們治水的初心高度契合。
長江環保集團于2018年底于湖北武漢組建,按照公司化、市場化方式運轉。到2019年底,長江環保集團取得了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階段性進展,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長江環保集團參與六安“治水”,將以六安市城市污水綜合治理為契機,加大政策爭取及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加強資源配置,在合作中努力總結創造在安徽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具有借鑒意義的六安“治水”經驗和模式。
四月下旬,長江環保集團總經理王世平來到六安,對“六安市城區水環境(廠-網-河)一體化綜合治理一期 PPP 項目”提出“落地、建設、示范、運行”四個第一的希望。目前,項目第一時間落地已經實現,隨后三個“第一”,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會實現,六安水環境治理的明天會更好,革命老區的綠色振興將會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