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以來, 六合區防汛經受了考驗……
面對持續降雨帶來的雨情、水情考驗
六合區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全力以赴
截至目前
全區汛情平穩,無內澇、無積淹水點
全區累計降雨量280毫米左右城區無積淹水
六合區梅雨期累計降雨量在280.1毫米(最大降雨量為雄州街道406.7毫米)。期間,六合區水務局統籌抓好河道、水庫、水閘、泵站等水務工程調度,確保河湖庫平穩運行。區防指領導多次調度全區防汛工作,要求“盯人盯崗盯機器”,所有排澇泵站堅持24小時值守待命開機狀態,確保及時開機排水。自6月15日5時起,區水務局適時調度紅山窯水利樞紐等水利工程,保持滁河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下,累計泄洪1.66億立方。


大泉水庫提前預降水位
6月27日、28日早晨六合區連續遭遇短時強降雨襲擊,其中28日早晨7時至8時30分,雄州街道瓜埠區域出現短時強降水84毫米的峰值。區水務局主要負責人第一時間現場檢查指導城區應急排水工作;區水務局分管負責人在半邊河泵站調度城區應急排水工作;區水務防汛分工技術干部下沉各街鎮指導檢查當前防汛工作開展情況,重點檢查溢洪水庫行洪情況。
區領導李長征調度城區防汛工作
6月27日早晨7時20分,主城區復興橋下商城路以南地塊河溝出現持續約15分鐘的10厘米地面積水,積水溢流至雄州西路下穿寧連公路涵洞。區排灌總站巡查隊伍發現后,第一時間派出人員疏通附近的雨水篦、收水口。7時40分左右,水位逐漸退去。由于雄州西路三期泵站覆蓋排水管線較長,為緩解雄州西路沿線排水壓力,28日早晨,區排灌總站安排人員在朝天街、復興橋下紅綠燈路口東西側預防性架設泵車。


六合城區排除積水
針對汛前檢查出的5處易積淹水點,相關部門按照“一點一案”要求,提前安排好巡查值守人員,落實防汛物資和排澇設備。其他暴雨中一度積水地段,均得到及時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