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鼓勵房企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建設智慧社區

會議提出,要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保供給、保整潔、保安全、保急需四個保障。同時,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扎實做好人員返崗、產能恢復、政策支持、技術支撐、安全生產等工作,堅決守住“兩個底線”,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及時出臺指南、導則等,分區分級推動企業開復工。建立用工需求臺賬,組織“點對點”人員返崗,借助大數據進行精準防疫。通過下沉式指導、保姆式服務,上門了解企業需求,協調各部門解決原材料、防疫物資、交通運輸等實際困難,加快恢復產能。積極研究出臺惠企政策,降成本、降租金、降繳存比例、延長證書有效期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通過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不見面”審批,開通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手續,加快項目開工。指導企業妥善應對合同履約、工程造價、勞動用工、應訴維權等方面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截至4月1日,全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在建項目共18.66萬個,已開復工15.87萬個,開復工率為85.06%。全國售樓處復工率達92.73%。
會議強調,積極擴大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有效投資和消費。抓好棚戶區改造、政策性租賃住房建設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快推進改造項目開工復工。推動住房租賃企業經營模式轉變,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老舊小區改造,以及養老、租賃住房建設等,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業,建設智慧社區。扎實推進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打造完整產業鏈。
加快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補短板工作。建立城市體檢評估制度,及時發現和解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短板,推動治理“城市病”問題,特別是要將疫情防治等公共衛生服務作為城市體檢評估的重要內容,引導城市加強公共衛生環境體系建設。把社區作為城市治理的基本單元,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生活垃圾分類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為切入點,推進建立健全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安全、健康、舒適、宜居的完整社區。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落實好《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