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武漢市東西湖自來水公司公司員工這樣書寫戰疫日記
1月23日
武漢封城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拉開序幕
危情似火,號令如山
120救護車需要司機
隔離點需要“管家”
方艙醫院需要水電保障
污水排放要達標
我們來了
我們來了
我們來了
……
武漢市東西湖自來水公司公司員工
紛紛請戰
他們是凡人,也是英雄
在抗疫斗爭中經受住了浴火淬煉
讓我們從這一篇篇戰疫日記中
感受他們戰勝疫情的決心
120救護車司機戰疫日記
講述人:余小虎 中共黨員 柏泉營業所司機與時間賽跑,我總想用最短的時間把病人送入醫院

我趕緊交接完營業所工作后,便立即趕到區120急救中心參加為期兩天緊急培訓。第二天正值大年三十,與老婆溝通后,她沉默了一下,說:“你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我們全家人等你回來”。
大年初一是我出勤的第一天,那天正好是我父親64歲的生日,年前說好的慶祝我只能爽約,在電話里我跟老人說了聲生日快樂。
那天我拉的第一個病人,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人,發燒而且咳嗽,他說他可能“中招”了。在他上車時,我感到一絲緊張,此時在沉悶的防護服下,內衣已經汗濕,深吸一口氣,危險的事情,總得有人做!
一天夜班,凌晨1點接到120調度室電話,徑河永豐苑一位50歲的患者高血壓突發,在確認病人是否發燒、能否正常行走等具體情況后,我做好準備第一時間到達患者小區將他送入醫院。
每次執行任務,我都感覺在與時間賽跑,想用最短的將病人安全送入醫院急診室,希望每位病人都能逢兇化吉。
3月5日,是我們堅守的第43天。下午,我們接到可以回家的通知,百感交集。這場硬仗,不確定要打多久,不確定什么時候能結束,在這里我感受到心酸、失落,還有溫情和勝利,但是依然不變的是永不退縮、戰勝疫情的信念!
講述人:鄢立成 中共黨員 市政工程隊司機
“三高”面前我們選擇逆流而上

從左至右依次為:龍波、鄢立成、張昌文
當我報名參加120救護車司機的時候,有同事問我:“現在聽到新型冠狀病毒這個詞,都會使人望而生畏,避而遠之,而你怎么就義無反顧地加入呢?”我說:“槍總得有人來扛,要不然仗還怎么打?我是黨員,不站出來怎么行?”不是說我有多偉大,其實我也很怕,但是當我看到那些病人的時候,真的感受到他們的無助,所以我想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隨后,我們部門的龔文斌、張昌文、龍波3位同事也加入進來。
我們運送的急救病人90%以上都是發熱病人,當遇到防護物資緊缺時,我們只能穿普通的防護衣、戴普通的護理口罩。遇到高峰期,更是連吃飯都毫無規律,有時只能吃口冷飯冷菜。1月29日一大早,我將需要隔離的疑似發熱病人從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東西湖醫院陸續轉往徑河衛生院,一直到深夜12點才將病人全部轉移完畢。我們每次出完任務,必須給車輛進行清潔消毒,全部程序完成得花費2個小時。那天,當我返回協和東西湖醫院,已是第二天凌晨了,但我仍然一絲不茍地做完清潔消毒工作,才返回宿舍休息。
2月19日下午,出車途中調度室要我到太康醫院接一位重癥新冠肺炎的老人轉院蔡甸火神山醫院,由于是出車途中更改的任務,車上沒有帶擔架員。到了醫院發現醫院也沒有擔架員,再派別的車時間不允許。
生命至上,我沒有猶豫,沖進新冠肺炎的ICU病房,和病房內的醫護人員一起把老人抬上擔架車,推出病房,送上救護車,而后馬不停蹄的趕往蔡甸火神山醫院。到了火神山醫院的ICU病房前,由于推車通道被堵,我和院方醫護人員走臺階進入病房直至抬上病床。身上的防護服密不透風,全身都汗濕了,人都感覺要虛脫了。
我們每天的工作都是高風險、高強度、高負荷。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和我的同事們風雨同舟,逆流而上,為了戰勝疫情,我們不會退縮;困難面前,我們不會害怕;戰勝疫情,我們充滿信心!
講述人:豆增軍 中共黨員 新世紀公司機務部部長
我是黨員,關鍵時刻就得上
在集團發出號召后,我主動請纓,報名成為區120救護車司機。家人對此感到擔憂,“現在疫情這么嚴重,萬一不小心被感染怎么辦?”我就寬慰他們,“沒事的,我是黨員,關鍵時刻黨員不上,誰上啊?入黨誓詞里面不是有一句話‘要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嗎?”
為了讓自己能安心投入救援工作,我讓老婆帶著女兒去娘家暫住一段時間。每天執行完任務,就自己在家隔離。其實集團公司已經安排了參與一線救援的人員的集體宿舍,并且余氏墩水廠每天會送飯,但我不想在這種非常時期給大家多添負擔……
講述人:高德明 司機
我最終堅持下來了,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

從左至右依次為:高德明、張聯海、高驥
萬萬沒想到2020年的這個春節,我們的國家,我的家鄉武漢爆發了這么嚴重的疫情,1月23日,當我看到集團公司要緊急調派一批持B照的司機去支援區120急救中心。我毫不猶豫地報了名,該挺身而出的時候來了。但是開急救車比平常開通勤車要辛苦很多,我已經五十八歲了,一天下來人的體力和耐力都跟不上。
醫院的防護物質缺乏,我們出勤只能戴普通口罩,防護服碼數也是時大時小,小號手套根本就戴不進,但是不戴的話感染的風險太大了,沒辦法,就只有強行戴上去,一趟任務3個多小時,手指全麻木了,由于長時間血液流通不暢,人的精神壓力也非常大,剛來沒幾天,我感覺身體非常疲乏。特別是上完夜班,身體吃不消。我擔心影響整個團隊的運轉,本想申請增派一名年輕體壯的同志替換我。
這個時候,余小虎和張聯海主動要幫我承擔夜班任務,解除了我的顧慮,他們的拼勁增加了我留下來的信心。我比他們年長,要起帶頭作用,如果我這個時候退了可能會動搖整個團隊造成其他同志心理動搖。我立即向單位要求我要堅持下去。
怕影響家人,我和其他8位同事一直住在公司安排的教師公寓,中午余氏墩水廠會為我們做好盒飯。執勤時就在醫院吃盒飯,有時候忙到下午兩三點過了飯點,就泡一碗面充充饑。
看到班組成員吃不好,我想方設法弄來電磁爐、買了鍋,雞蛋,青菜,早起的時候就把雞蛋面條弄一點,讓自己和大家換個口味,加強一點營養,這樣也可以提高一點免疫力,加強我們支援隊伍的戰斗力,同志們都念我的好,我總是一笑而過,只有大家好了我們才能好。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想,這是我退休前乃至我的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經歷。我相信我的國家,我們一定會勝利的。請大家再加把油,我們一定會回歸正常的幸福生活。
講述人:高驥 汽車服務公司司機
忠孝不能兩全,我把對母親的愧疚放在心里
這個春節,我本來有著完美的計劃,想和家人們好好聚聚,舒適地度過一個假期。但當我1月23日接到任務的時候,還是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
1月24日一早,我趕回公司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的戰斗中。作為120急救車的司機,自身一定要做好防護,更要克服護目鏡起霧給開車帶來的不便,克服厚重防化服悶熱的煎熬,快速安全的抵達救援現場,讓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我們就是與病毒賽跑的第一棒,第一棒跑得快、跑得穩才能讓后續的救治力量繼續向勝利的終點沖刺。
2月4日早上,我接到母親的電話,說3號下午不慎被家里看護犬咬傷,因為知道我的工作性質,老人怕影響我工作,4號早上才告訴我被狗咬傷。
我聽到消息一時心急如焚,我趕快向單位負責人朱輝求助,他及時幫我聯系了區衛健局,我趕緊開車回去,帶老人打了第一組疫苗。
疫苗一共要注射五組,前三組都和我的工作時間錯開了,但第四組的注射時間卻正好我當班,為了不影響工作,我打電話到社區狂犬疫苗站,得知可以推后1天,我心里這塊石頭才落了地。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在國家遇到這么嚴重的疫情面前,我要嚴格用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用行動踐行自己入黨申請
書中的諾言,對母親的愧疚我只能放在心里。
講述人:張聯海 司機
我們一家人能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我感到很光榮
1月23日,我報名成為了區120急救車隊的一員。開救護車時穿著隔離服,我長得又胖,身上總是汗得透濕。一天下來,渾身不舒服,頭昏腦脹,但我總是暗暗給自己鼓勁,“加油!武漢加油!武漢必勝!”
我老婆在慈惠紅色物業工作,她也積極為小區樓道消毒,為解決小區業主的藥品、生活物資需求而努力。兒子張恒先后在集團公司的安排下參加了徑河衛生院執勤、區救援物資轉運等工作。
我們一家能為祖國和人民盡一份力,我感到很光榮,盼望春暖花開,希望喜訊傳來,渴望疫情早除,我們一家能好好在一起吃頓飯。
講述人:錢雄濤 水工公司司機
只要戰疫需要,任何時候我都會沖上
1月27日我岀車的時候,一位80歲的老人,他身高一米八七左右,個頭大,又不能走,吃飯都困難,他都在三樓,我和醫生抬了40分鐘才把他抬下來。
3月1日是我女兒生日,我在一線工作不能陪女兒過生日,只能在電話里對女兒說,“等疫情過了,爸爸好好的陪你過一個快樂的生日啊!”
講述人:張虎 環保科技公司司機
我一定要把這份危險但意義非凡的工作完成好
1月25日,我接到通知讓我第二天到東西湖120急救中心,擔任急救車司機。放下電話,平復了一下心情,我對老婆說要去支援120,當急救車司機。老婆臉色凝重地沉默了許久。但最終還是同意了,并一再囑咐我在工作中一定好保護好自己,她和孩子期盼著我平安、健康歸來!
1月26日,我來到120急救站,醫護人員都全服武裝,在不停的忙碌,我心里不由得開始忐忑起來。醫護人員給我講解了病毒的傳播途徑和科學預防知識后,我的心情才慢慢平靜了些。
1月27日,我正式上崗了,我接到的任務是,去社區醫院接一位有發熱癥狀的婆婆回區人民醫院做治療。我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穿好了防護服,頓時覺得自己像一名披上了鎧甲的勇士,恐懼的情緒一掃而光。
到達社區醫院后,社區醫院醫護人員一手拿著簡易的行李,一手攙扶著婆婆走出醫院大門,婆婆87歲了,有一條腿伸不直一瘸一拐的。隨車醫護人員核實婆婆的信息后,攙扶著她向我這邊走來。這時我才發現,婆婆因為年紀大了,所以走起路來比較緩慢。
她一邊走,一邊跟旁邊的醫護人員說“謝謝你啊!老婆子又給國家找麻煩了!”當她走到我的駕駛室邊時,用她微弱的聲音跟我,“謝謝師傅來接我啊!”當我聽到婆婆這句話后,心頭一暖,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份危險但意義非凡的工作完成好。我快速的把婆婆送到醫院,爭取婆婆能盡快治療。婆婆下車后,再次向我揮了揮手,我向她做出了一個勝利的手勢!回到站里,脫掉防護服,才發現內衣和頭發早已汗濕,但我的內心充滿了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2月9日,本來我輪休,我和同事們在教師公寓備勤待命。晚上10點20左右,接到車隊隊長電話:“趕緊起來,有緊急任務,今晚要送一批病人到火神山醫院!”
疫情就是命令,我們一行6人迅速穿好衣服趕到醫院。馬上投入到各自的工作當中。檢查車輛狀況、隨車急救設備是否齊全,換好防護服,集結車隊到達指定地點。夜幕下,藍白交替閃爍的警燈仿佛在鼓勵著我們,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不會懼怕病毒的!
任務完成后,已是第二天凌晨5點多鐘了,我和同事們雖然都很疲憊,但想到病人馬上能得到很好地治療,累一點也是值得的。
凱瑞麗呈隔離點戰疫日記
講述人:郭恒 新世紀公司工作人員抗疫也是一場提升自我的歷練

凱瑞麗呈隔離點情況復雜,病人有的很嚴重,每天有需要住院的病人轉出,有疑似的病人轉入,我們要細致地做好登記。一天要跑出跑進很多趟,送病人到醫院看病、拿藥、打針、出出進進的,有時會到深夜11點,像打仗一樣。因為防護服緊缺,為了節約使用,我們有時一整天都不敢喝水。
2月8日下午3點我和陳新一起隔離點送第一批陽性病人去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我們穿的普通的隔離服,但仍然認真地清點人數,隨車到方艙醫院去對接,因為初次去方艙,那里人多,程序不熟悉,交接完病人已經到晚上10點半了。
為了避免把病毒帶回家,我們都吃住在集團公司安排的教師公寓里,因為每天會接觸病人,有時心理也會很緊張,晚上總會睡不著覺,點上的醫務人員會安慰我們,只要做好的防護,及時消毒,問題都不會很大。
3月4日,我們到隔離點工作整整一個月了,這一個月里,看到醫務人員的忘我工作,看到點位上其他工作人員的對工作認真負責,讓我震撼,我會和他們一起抗戰到最后一刻,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講述人:陳新 新世紀公司工作人員
一個人不光只有自己,還有家庭擔當和社會責任
一次,街道送來一對母女,母親大概七十多歲需要隔離,當時身體不太好,除疑似新冠肺炎外還有一些基礎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需要有人陪護。
女兒根本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以為送她母親來隔離就可以了,還需要有人陪護?
就說需要回家去拿一下生活用品,因為她們家就在酒店附近,我們也沒多想就讓她母親在酒店大堂的沙發上坐一會,等她女兒來了一起辦理入住隔離手續。
可是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忙完外面的事情進到酒店的時候突然看到那位母親還坐在沙發上,精神也不太好,我就向大堂值班人員了解情況,值班人員說她女兒一直沒有來,聯系了也不知道什么情況。
我趕緊走到老太太身邊詢問情況。老太太說,她女兒可能也擔心會被傳染病毒,一直糾結著不愿意過來,她女兒家也是一家子人需要照顧,家里還有小孩子,老太太是既理解也委屈。嘴里一直喃喃低語說,“她不會來了。”“她不會來了。”那一刻我心里特別難受,老太太的無助讓我心酸。
我安慰老太太不要急,告訴她她女兒肯定是要先安頓好家里才能過來。我找到值班工作人員要到她女兒電話,耐心的告訴她:“這里都是一人一間房,所有病人都不可以隨意走出房間,感染風險較低,您母親現在最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沒有親情的溫暖。”
通過溝通,她女兒也確實放心不下母親。立馬整理了日用品趕了過來。我每天都會打電話問候老太太的情況,當老太太身體好轉了,情緒穩定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也很開心。
2月29日,我們將最后一批病人到網絡安全基地隔離點,凱瑞麗呈隔離點也轉為出院病人的康復驛站。現在我們就是關注好每位病人的檢測結果,希望他們能盡快回家。
不管是疑似隔離點還是康復驛站,我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能讓病人安安全全回家。我覺的一個人不光只有自己,還有家庭擔當和社會責任。我的一點付出,能換得病人病情好轉,我很滿足。
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戰疫日記
講述人:錢柏延 泉鑫公司員工我會堅守崗位,時刻準備戰斗


當天晚上,為了搶在患者轉入前完成B、C兩個廳的水電隱患排查,10多名黨員、干部、員工進艙突擊緊急任務,11個小時內不停不休,處理電路故障120余處。特別是凌晨1時新的任務指令來到的時候,隊員們沒有叫苦,又接著戰斗9個小時,圓滿完成了任務。
我內心深受震撼,我被這些黨員、干部的沖勁、拼勁所打動。2月9日,在戰疫的“火線”,我寫下了入黨申請書,我決定用我的實際行動向黨組織靠攏,在這場戰疫中做到無懼無畏。
2月12日,我到到進艙任務,要和同事一起對A廳洗漱間和洗澡間后面的供水管做保暖處理。這是我接到的第一個進艙任務,我全副武裝走進隔離通道檢查,暗暗為自己鼓勁,方艙醫院里已經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安保人員,他們都待在醫院里工作不危險嗎?他們義無反顧的奮斗在一線,我的工作是為他們提供后勤保障的,我鎮定下來。圓滿完成了進艙任務,很好的保障了隨后緊急降溫期間的保供工作。
疫情還沒結束,我的任務還在繼續,我會堅守崗位,時刻準備戰斗。
排污口消毒戰疫日記
講述人:王凱 污水管網運行管理公司巡查稽查隊小隊長我要向身邊的黨員學習,沖鋒在前,戰斗在前!


我家住蔡甸區,防疫期間道路封閉,需要繞行,為了不耽誤工作,我每天六點起床,爭取8點前趕到單位與隊員會和,保證8點半準時出發執行任務。
特殊時期,防護服資源緊缺,為了節省防護服,我們一般上午出去執行任務的同志,中午將防護服消毒給其他同志接著穿。2月17日早上,我們和隊員們照常出去給排污口消毒。因當天的溫差特別大,忙碌了一上午的同志們渾身是汗,好幾個同事的防護服都破了。中午回單位吃午飯,我想一脫防護服估計就破了,就干脆說,我不脫了,下午我再接著出去,這樣可以節省一套防護服。(何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