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防疫“無小事” 我們下沉有故事 ——濟南市供排水監測中心派第三批人員下沉社區

每天早上不到8點,陳家全和薛昕兩名同志以及社區工作人員已經在巡查各個卡點的路上了。所謂“卡點”就是在開放式小區的各個關鍵路口、位置設置的體溫監測點和登記點。文東社區是個大社區,卡點自然也多,這一圈下來,身上都出了薄汗,即使是在乍暖還寒的初春時節,身上的棉衣也感到有些熱了。匆匆吃了口盒飯,他們就又投入到另外一項工作:為復工的商店、門頭進行防疫宣傳和健康登記。文東社區靠近濟南市最繁華的商圈之一——山師東路,這幾天,復工開張的商店、門頭特別多,做好這些群體的防疫宣傳和健康巡視更是責任重大,風險也不言而喻。但是他們說:“黨員就是‘擋’員,我們要沖到群眾前面,為他們擋住疫情”。于是,他們一直在一線,不厭其煩地向他們一遍遍地宣傳消殺程序和防疫知識,督促各家做好進店前體溫測量和登記工作。“雖然我們的工作很基礎,但是我們也要為防疫復工兩不誤盡一份力量!”

“我家里沒有負擔,讓我去吧。”疫情發生后,中心的多位女職工放下家庭,“逆向”而行,任勞任怨,不辭艱辛,到疫情防控一線去。
劉莉和劉軻是監測中心實驗室技術人員,此次到社區參加防疫,對體力、精力等各個方面都可謂是不小的挑戰。每天她們在小區門口,為出入居民量體溫、發放宣傳資料、講解防疫知識等,尤其是這幾天,復工復產的居民激增,每天出入小區的人員幾乎沒有停過。她們有時一上午也不能坐下休息,只能在中午吃飯的時候稍微休息一下已經酸了的腿和腰。但是再次投入工作時,她們又是那不知疲倦的鏗鏘玫瑰,因為她們時刻謹記:哪怕是一戶一人的疏忽,都可能產生不良后果。每天晚上摘下口罩時,臉部都會感到不適、灼燒,一天的辛勞讓她們只想躺在床上休息。但是她們說:“看到來往的居民對我們微笑,說謝謝,我們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