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黨旗紅 ——全國水務行業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戰疫情系列報道之十四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全力確保首都供水安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各級領導率先垂范、黨員骨干勇挑重擔、全體職工盡職盡責,以更高的標準、更優的服務、更扎實的作風、更精細的舉措,日夜堅守供水保障一線,全力以赴確保首都供水絕對安全。
疫情小區的逆行者
刁立東是集團禹通公司回龍觀維修所所長,黨齡 13年。春節前,他不慎摔傷導致左腳面骨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顧不上傷痛,帶領維修所妥善處置140余起用戶訴求,并兩次進入疫情小區為用戶解決用水難題。面對勸他休息的同事,他笑著說“非常時期,把供水管線守護好,是我們對抗疫工作最大的貢獻!”
2月7日17點40分,集團客服熱線96116電話響起。來電的是朝陽區筑華年小區物業人員,反映小區某單元樓前自來水表井內閥門故障,影響11棟居民樓1600余戶居民用水。小區2月5日剛被確定為新發病例活動小區,如不及時修復,將直接影響小區管控工作。刁立東深感影響重大,立即向上級匯報,并帶領技術人員趕到現場查看,確認為DN40截門損壞。他立即著手制訂搶修方案、調配防疫物資。經過緊張有序的準備, 20點25分,他帶領搶修人員到達現場,按管理規定測體溫、登記,并按照集團防控要求和小區管理規定穿戴好防護服,他又反復檢查確認無誤后,帶領大家進入小區開始搶修。在他的科學指揮下,僅用35分鐘就完成搶修恢復供水。

作為集團供水管線的守護者,刁立東和他的同事們一起,把用戶需求當做行動指令,不畏艱險逆行而上,有力確保首都供水絕對安全。
疫情不退我不撤
宋輝是集團良泉水業公司良鄉供水管理所代理所長,家中孩子尚幼,父親患半身不遂需要人照顧,愛人是一名護士工作繁忙,他把父親和孩子交給母親照顧,為守護地區供水安全而堅守。宋輝說:“困難都是暫時的,比起武漢人民,我們這點困難不算什么。我是一名黨員,疫情不退,我絕不后撤!”
臘月二十九,圣景苑小區在用水高峰出現無水、水微問題,眼看就春節了,小區物業人員焦急地向管理所求助。宋輝帶領維修人員穿戴好防護服趕到現場,經過仔細排查發現,小區往蓄水池輸水的管線偏細,蓄水池不能滿儲從而造成供水高峰期壓力不足。為了保證節日期間小區居民正常用水,宋輝馬上與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協商,決定從小區門外的供水管線上新接一條DN50明管向蓄水池輸水。臘月二十九晚上,他帶同事經過6個小時緊急施工,終于在除夕凌晨3點為小區居民恢復了供水。

疫情期間,宋輝帶領良鄉管理所秉承對用戶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主動作為,不僅“接訴即辦”,更是做到了“未訴先辦”,確保了當地居民的用水安全。
17年后再上戰場
集團第九水廠運輸公司承擔著向城郊各水廠運送消毒藥劑的保障任務,也是保障首都供水安全的重要環節之一。56歲的閆炳林是運輸公司一名經驗豐富的司機,17年前曾參加過抗擊“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他又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他說:“危機時刻,黨員必須是一面旗幟,一定要沖鋒在前。”
2月1日,剛剛下過一場雪,道路非常濕滑。早上7點,閆師傅便早早出發,趕往藥劑存放點。今天他要為檀州自來水公司、懷柔分公司、長辛店分公司等4個單位運送次氯酸鈉。駕駛室里,閆師傅戴著口罩,手握方向盤,雙眼凝視前方;旁邊坐著他的徒弟—押運員小王。到達存放點并將藥劑裝好后,閆師傅耐心叮囑小王做好個人防護,并對車輛、藥罐進行認真仔細地檢查,確保車況完好、藥罐無滲漏。他們再次出發,將藥劑送往目的地。
幾十年的駕駛經驗,讓他對道路狀況有著特殊的敏感。由于北京剛下完一場冬雪,有的路段顛簸不平,十分不好走,他就盡量把車速降低,密切觀察前方路況,遇到障礙提前做出預判,及時避讓,盡量不踩剎車,確保車輛安全平穩行駛。由于路途遠、路況特殊,他不敢有絲毫松懈,只有到目的單位才能喝上一口熱水。為4家單位送完藥劑,下午5點,閆師傅才回到單位,整整工作了10個小時,安全行駛400余公里,相當于圍著二環繞行了12圈。疫情期間,運輸公司共為集團24個單位52個加藥點運輸次氯酸鈉2275噸,液氨35瓶,保證了集團各水廠的正常運行。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
奔走在抗疫情保供水路上的黨員夫妻——記竹溪縣自來水公司共產黨員王進朝、馬玲玲
1月24日,正值鼠年除夕,王進朝和馬玲玲這對“80”后夫妻正在忙活著一家五口的團圓飯,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打亂了他們的節奏:“接縣抗疫指揮部通知:全體供水職工取消休假,全力以赴做好城區供水保障工作,請大家迅速返崗就位!”
接到電話通知后,妻子馬玲玲已顧不得未上桌的菜肴,她轉身把炒勺遞交給母親,匆匆換上鐫印著“竹溪供水”的湛藍色工裝,而丈夫王進朝早已背起管網維修的“行頭”——一只裝滿管鉗、扳手的工程包,在門口整裝待發了。
攜手待春風 同心戰疫情
王進朝、馬玲玲都是竹溪縣自來水公司的一線職工,2011年倆人參加供水服務工作相識,繼而相愛,步入婚姻殿堂,共同組建了一個三代同堂的幸福家庭。
疫情發生后,夫妻倆人積極響應公司號召,第一時間返崗歸位,全身心投入到供水服務工作中,用舍我其誰、逆流而上的工作態度并肩奮戰在抗疫保供水的最前線,用行動詮釋了舍“小家”,為“大家”的家國情懷,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黨員天職,為全力以赴打贏抗疫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不同的戰場 一樣的使命
面對冰冷刺骨的泥坑,是他卷起褲腿跳下去擰動閘閥;寒風凌冽的凌晨三點,是他手持“聽診機”在漏點附近側耳聆聽;骯臟潮濕的陰溝內,是他不顧臟、不怕累,抄起扳手就是干的不服輸…… 他經常說,作為一名基層黨員,為人民服務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越是艱難困苦,越要奮勇直前。
王進朝是公司維修隊的黨員,也是一名管網搶修“能手”,疫情防控期間,他肩負著城區供水管道搶修、漏水點巡檢、水壓保障等重要任務,雖然從事的工作在最基層,又是最臟、最累的體力活,卻關乎著城區十萬余百姓的供水安全。
2020年2月1日,水鎮金銅嶺大橋處DN400主管道突發破管,他接到通知后不顧一切,在寒風凌冽的夜晚和同事加班加點搶修短短3個小時完成了管道的修復任務,保障了金銅嶺工業園區、漯河村、漫液村400多戶村民和30多家企業的正常供水。春節以來,他連續26晚深入縣中醫院、人民醫院、醫療隔離區等疫情高風險區域開展管網巡檢,修復漏水點21個,更換壞損消防栓8個,保障了疫情防控醫療場所水壓穩定和消防設施安全;他不舍晝夜奔赴城區4個社區、6個鄉鎮村級,20天完成230余次供水維修服務,用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去年12月份剛剛加入黨組織的馬玲玲是公司龍壩水廠的一名水質檢測員,疫情防控期間,她肩負著城區11個供水片區和15個鄉鎮的水質巡檢工作,除此之外,她還要及時處理用戶反饋的水質投訴和負責水質信息上報等工作。
由于疫情防控期間道路交通管制,無法使用交通工具,每天上午6點,馬玲玲就要早早出門,穿上公司專門配置的防護服、N95口罩,依靠徒步行走的方式開展水樣采集,由于穿著厚厚的“鎧甲”,上衛生間、接打電話都非常不便,為避免麻煩,她早上出門前就不喝水不吃飯,一切等采樣結束再辦。“一天下來,微信運動的步數都是十萬步以上,身邊的同事都說我是個女漢子!”馬玲玲打趣的說。
采集好水樣,馬玲玲就忙碌在實驗室內,由于化驗項目眾多,檢測試劑又必須現調現用,水質檢測的工作就是和時間賽跑,每天凌晨下班早就是她的工作常態。
身兼多職的她,一忙起來就顧不上家庭。“有時候下鄉開展安全飲水巡檢,整個星期都回不了家,連兒子也和自己生疏了。”馬玲玲苦笑著說。“不是我不想家,而是作為一名基層黨員,身上肩負的抗疫使命讓我必須頂在一線!”
她曾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孩子他爸是最理解、最支持我工作的人,因為我和他都是供水人,是奮斗在同一片藍天下的‘知己’,現在他入黨了,我也不能停滯不前,今后,我也要以一名黨員的身份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身處在抗疫保供水一線,王進朝、馬玲玲心里最放不下的,還是家中年邁的父母和6歲兒子王梓軼,為了全力以赴做好抗疫保供水工作,夫妻倆人只能將兒子托付給父母照看。清晨,兒子在夢中睡得酣甜,夫妻倆人就已奔赴各自崗位;深夜,夫妻倆人帶著疲憊回家時,兒子早已進入夢鄉,連續一個月的抗疫阻擊戰,夫妻兩人早出晚歸,讓原本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的母子、父子仿佛相隔一方。
“孩子很懂事,能夠理解父母的工作,在家20多天從來沒有鬧過脾氣!”王進朝欣慰的說。“現在他每天早上8點準時打開網課APP,跟著老師一起學習新知識,布置的家庭作業也能夠按時完成。”
在工作的間隙,夫妻倆人會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與家人連線,囑咐家人堅持居家留守、做好個人防護和衛生消毒,順便和家人拉拉家常,緩解一下工作上的壓力。
“等我長大了,我要當一名醫生,消滅世界上所有的病毒,讓每一個人都能健健康康的!”兒子王梓軼在“視頻電話”里跟母親馬玲玲奶聲奶氣的說。
夫妻倆人曾坦言:抗疫期間,因為很少陪伴老人和孩子,心里總有些愧疚,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是為了保障城區10萬人口的安全供水,心里就充滿了自豪感和使命感。我們夫妻倆都是共產黨員,雖然崗位不同,但都是走在“抗疫保供水”這條道路上的“戰友”,接下來我們會繼續站好這班崗。
在抗疫保供水的路上,像王進朝、馬玲玲這樣基層黨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共同選擇了“逆行”走在“戰疫”前沿,以身作則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用小家的奉獻換來大家的安樂康健,他們是防疫前線上最美最動人的風景。
疫情中的堅守
——記新密水司扶貧工作隊
“雖然很想我的小女兒,她剛剛滿月。但我更是村里的第一書記,我別無選擇!疫情防控期間,這里就是我們的家!守護西腰村的群眾本就是在守護我們自己的親人!”新密市自來水公司駐西腰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楊紅建的話雖樸實,但卻發自內心!“面對疫情,我們駐村工作隊就要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不辜負群眾的信任和組織的重托。”扶貧工作隊員朱東杰和李建勛這樣說。連續二十七天的值守,雖然讓工作隊的同志們看起來有些疲憊,但是他們甘之若飴。
自2017年底接受組織委派擔任西腰村第一書記以來,楊紅建和駐村扶貧工作隊的成員早已深深與西腰村融為了一體。疫情發生后,他立即向公司領導班子匯報協助西腰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想法和打算,得到了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大年初二一早,簡單收拾行囊以后,他毅然告別剛剛生產后的妻子和不足滿月的女兒,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朱東杰、李建勛,沖到了疫情防控最前線。
來到村里,工作隊立即投入到緊張的防控工作中去。結合西腰村村情、民情,利用大喇叭流動宣傳、張貼標語、散發傳單、高掛橫幅及幫扶責任人微信群發信息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白寨鎮黨委、政府《致轄區居民一封信》,講解疫情防控及健康知識,引導群眾增強防護意識和能力,“戴口罩、勤洗手、不出門、多通風”成為群眾的口頭禪,營造出“防控疫情、人人有責”的積極氛圍。同時,組織村黨員干部成立防疫先鋒隊,按照“內防擴散、外防輸入”的要求,在村口大石堰設置疫情防控檢測點、外來人員勸返點,支起爐子,搬來方便面、礦泉水,當起了村里24小時的“守村人”,全力保障西腰村4000多口群眾的生命安全。為解決村里口罩、消毒水短缺的燃眉之急,第一書記楊紅建積極協調,想盡一切辦法,采購了1800只“醫用口罩”、250公斤消毒液和30套防寒服。正值“疫情嚴控”期間,沿途道路堵塞、交通中斷、村村設崗,他就騎上多年未騎的摩托車,來回迂轉70多公里,終于把防控急需物資帶回了村里。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自來水公司扶貧工作隊員們堅守防疫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勇于擔當作為,為抗擊疫情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用實際行動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翟銀發 李建勛)
防“疫”戰中 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天水市自來水公司黨總支疫情阻擊戰黨員擷影
“摧傷雖多意愈厲,直與天地爭春回。”新春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來勢洶涌。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親自指揮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總書記專門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提出要求,既是信任和囑托,也是強有力的戰斗動員令。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甘肅省天水市自來水公司承擔著全市秦州、麥積城區的飲水重任。連日來,公司黨總支迅速行動,一名名共產黨員挺身而出,逆勢而行,踴躍沖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勇擔使命,為保障全市安全用水筑起一道道防線,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奉獻出力量。
“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檢驗黨員干部初心使命的考場。職工群眾的利益高于一切,公司黨總支和黨支部要當好職工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黨員一定要挺身而出,全力投入公司防控和安全供水工作,靠前作戰,亮身份,做表率,有作為。”這是公司黨總支書記、經理王亞侖最近經常講的話。
面對來勢洶涌的疫情,天水市自來水公司黨總支堅決貫徹實中央、省、市工作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沉著應對,科學決策 ,面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早準備、早安排、早落實,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多次對疫情預防和控制工作進行專題研究和部署,就疫情防控與安全供水工作提出九項要求;建立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把“職工及家屬爭取不發生一例感染、供水保障和優質服務零差錯”作為目標,全力保障職工身體健康,確保供水設施安全穩定運行和安全可靠供水,多措并舉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全力以赴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公司黨總支明確每個總支委員的工作職責,通訊方式向全公司公布,每日分析研究24小時內的疫情管控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指導各部門開展工作。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保障安全供水,特別是確保重要衛生防疫部門和春節期間安全供水,做好優質服務工作是當下供水企業的頭等大事。為此,許多黨員、職工放棄休假,在本職工作崗位上默默的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公司生產技術設備部部長張輝告訴我們:“今年的春節跟往年任何一個春節都不一樣,大家為了應對疫情,都響應號召,全市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是居家防疫,今年春節的用水量比往年同期能增加20%用水量。面對供水量的突增,公司優化調度方案,加強了各環節生產管控,對生產設施設備加大巡檢維護力度,嚴把生產質量關,加大水質檢測力度,確保出廠水水質合格達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做到了用水量增加,供水安全和質量堅決不松懈,做好24小時用戶貼心服務,做好微信、支付寶等網上繳費等服務手段,滿足客戶在線購水服務需求,讓群眾足不出戶享受到和平時一樣的用水服務,確保了該市重要衛生防疫部門和春節期間安全正常用水。”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到處都有黨員的身影。在抗擊疫情阻擊戰中,公司黨總支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向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下發《天水市自來水公司黨總支致全體黨員倡議書》,公司5個黨支部和81名黨員“逆行而上”,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共同組成了一面鮮紅的黨旗,感召著公司全體職工。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李曉天,公司辦公室主任,共產黨員,也是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負責疫情防控的日常事務工作。疫情發生以來,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和重擔,從節前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后,沒休息過一天,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別人“待在家里出不了門的郁悶”對他來說就是一種奢望。疫情防控工作繁雜,每天早上及時整理上報各種疫情,對內安排協調各種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對外聯絡掌握當地疫情及公司各種所需物資的供給。他說:在這場戰“疫”中,我時刻感覺在與時間賽跑,只有跑贏了時間,我們才能打贏這場戰“疫”。 按照公司“超前謀劃,提早動手,提前準備”的安排部署,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協調各種關系,購置了醫用口罩、防護服、橡膠手套、84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資,為防疫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
在防疫期間,每天中午,在公司秦州水廠和籍口水廠廠區,經常會看到一位佩戴口罩身穿防護服,背著噴霧器全副武裝的人在廠區進行噴灑消毒。他就是秦州水廠廠長、秦州水廠支部委員馬亞濤。疫情防控阻擊戰一開始,馬亞濤接到公司疫情形勢通知情況后,立即取消春節假期,主動向公司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表示:“我是廠長,也是黨員,我們是公司一線,我要爭當先鋒、作表率,和大家在一起用實際行動打好這場狙擊戰。”從此以后,按照公司防疫和安全供水布署要求,他沖鋒在前、勇于作為,身先士卒,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確保供水工作一線。春節期間他一直處在值班工作當中,1月30日,水廠一臺潛水泵突發故障,他和機修班職工24小時工作在水廠,一直到故障排除。在馬亞濤和水廠全體黨員、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兩個水廠運行一切正常,為在防疫期間確保該市安全供水,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出了積極貢獻。職工們都說:從馬廠長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在抗擊疫情戰斗中,物業公司在秦州營業黨支部委員、經理黃建林及副經理汪宏斌全天候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按照公司要求對公司辦公樓大廳,商店住宅進行全封閉,對家屬院,水庫等公共區域進行一天三次全方位消毒,填寫消毒記錄,專人負責,對外來辦事人員登記,測體溫,嚴格進出入人員管理,落實值班制度,加強巡查力度,在單位進出口,設置紅外線體溫檢測儀,入室必檢。加大宣傳力度,制作宣傳橫幅、通知通告,張帖《天水市自來水公司黨總支致全體黨員倡議書》、《天水市自來水公司致全體職工及家屬一封信》等工作。這些工作事無具細,不但要做好值勤值守,進行各場所消毒,做好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講解,還要對不遵守規矩的業主進行勸導,積極做好業主的工作,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工作。所有這一切,一樣也不少,一件也不拉,都要一一做好,既要贏得業主的滿意,還要讓大家滿意。物業公司不論是領導、還是保安、保潔,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隨叫隨到,齊心協力,對各場所進行酒精和噴灑消毒,共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200余次;測量體溫300余次;定時定點巡查次數180余次;處理突發事件10余次;辦理出門卡300余張,圓滿的完成近階段公司交給的各項防疫工作任務。
病毒兇未已,萬馬戰猶酣。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王亞侖表示:“天水市自來水公司黨總支今后將按照天水水務集團黨委和集團公司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一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供水,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疫情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群眾心中熠熠生生輝,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屈俊明)
本版由中國供水節水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