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戰“疫”跟蹤報道(一)——最美“逆行者”
青草沙原水廠職工家屬援鄂記
抗擊疫情以來,通過各類媒體報道,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分批奔赴武漢,支援一線。
心中充滿的是敬意,是一句珍重,是一句加油。
而在原水人的身邊就有這么一位“逆行者”。
他就是青草沙原水廠米瑋蓉,米醫生的丈夫,馬子霖。他是龍華醫院心內科的一名醫生,至今已有10年醫齡了。2020年2月15日,馬子霖主動請纓,隨同上海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成員,前往武漢雷神山醫院重癥病區進行醫療救治。

馬醫生隨上海第四批中醫醫療隊“出征”
就在當天下午3點,在得知馬醫生要前往雷神山醫院援助時,公司工會、廠工會第一時間向米瑋蓉表示了慰問,并向她前往一線抗疫的丈夫表示致敬。電話那頭的她非常感謝組織的關心與支持,同時也緩緩道出了丈夫前往一線的來龍去脈。
“其實,他很早就報名了。就在第一批上海醫療隊集結去武漢的時候,他就主動報名要前往一線救援。但是,報名的醫生太多太多了,他沒有輪到。那時候我就安慰他,沒輪到也好,留守上海也一樣能做貢獻的。”

馬醫生宣誓出征
不過,他沒有放棄過援鄂的念頭。有次,我們去我婆婆家接女兒,他也向他父母透露了這個想法。一開始,老兩口有點懵,但是很快,他們就表示贊同和支持,他們知道兒子的心意,叮囑他要增強免疫力。其實我老公積極主動的態度和精神是很感染家里人的,看著他,我們也說不出“不”字,說的最多的還是加油和自己保重。國難當前,救死扶傷,從醫務職責的角度考慮,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我也醫學專業出身,這是每一位醫生的神圣使命。這點上我是非常理解他的。但是我也是一名妻子,我們還有女兒,他還有父母,壓力還是很大的。說著說著,小米語氣越來越輕,能夠感覺出她有點哽咽。
她頓了頓,打起精神說道:
當然,我肯定是支持他的。我們早就打成了共識,如果他去一線,家里有我在,做他最堅強的后盾,而且為了以防萬一臨時接到通知而手忙腳亂,我們提前就已經在網上購買一次性內衣褲了。但沒想到,這次疫情太過嚴峻,使得物流不能正常運作,至今都還沒收到貨。
小米略感惋惜,又繼續說道。
昨天馬子霖得知岳陽醫院已經在開始集結上海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了,他就預感自己的醫院也要行動了。他做好了要馬上報名的心理準備,當醫院里來通知咨詢的時候,他想都沒想,條件反射地回了句’我要報名’。我們本以為還要再召集開個會,確定下名單、準備好醫療物資啥的,怎么都有一兩天時間給自己準備的。沒想到,今天9點,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醫院來電通知說下午馬上出發。天吶,我們當時兩人都蒙了,杵在那里,一時間不知道要做什么了。

馬醫生朋友圈上的“出征”感言
說到這兒,小米仿佛回想起早上自己手忙腳亂的樣子,笑出了聲。與此同時,電話那頭也傳來她扒飯的聲音。
小米,繼而又吃了一口飯,含糊著說道。
我比較謹慎,還要趕著回家接女兒,所以沒有去機場送他。
就在醫院里合了個影,揮手告別,怎么說呢,平安歸來吧!
我會在家里等他凱旋,等待好消息!

米瑋蓉與丈夫合影
是啊,千言萬語都比不過一句“平安歸來”。疫情當前,沒有你我他的區分,
只有每一個渺小普通的我們,為著同一個目的,
努力著、勇敢著、奮戰著!
感謝有千千萬萬名像馬醫生一樣的“逆行者”,
沖鋒陷陣、前赴后繼。
我們只希望,他們能平安歸來。
人這一生,
早晚會遇到些愿意為之一往無前的事。
健康所系,性命所托,
但愿不負手中醫術、身上白褂、心中情懷,
但愿出征的戰友們平安、
身邊的親人朋友平安。
天佑中華

理完“鹵蛋頭”的馬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