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徽在保障群眾用水工作中熠熠生輝
1月30日正月初六下午五點,隨著熱線電話鈴音的急促響起,新鄉市建北四路某用戶反映,合用水表表后漏水嚴重,街道溢滿了水,急需專業維修人員前來幫忙止水。
用戶的需求就是命令,接到任務后,新鄉首創水務西華客服部維修主管陳學聰,一位部隊復原的老黨員,一個曾連續三年獲得公司級“首市員工”,獲得省級“建設勞動獎章”、省級“文明職工”、市級“首席員工”的老先進,迅速帶領維修值班人員奔赴用水有困難的市民用戶。
老陳一邊和用戶電話溝通詢問情況,一邊叮囑同事做好自身防護。到達現場查看表井狀況后,陳學聰立即采取停水措施,面對圍觀、著急的群眾,首創水務維修人員安撫勸說大家、穩定情緒,不要聚集在路面濕滑、閥門老化的維修現場。陳學聰憑借過硬的業務能力及時止漏,減少了合表用戶的水量損失。
春寒料峭、濕冷的維修現場,老陳成了此場景中的主心骨。
是啊,同樣的場景,讓我想起了2016年臨近春節前全國出現大幅降溫,1月23日,百年不遇的極寒天氣襲擊我市,室外氣溫達到零下13度,造成許多用戶的水表凍裂、漏水,一時間熱線電話被打爆,作為檢修主管陳學聰帶領維修組的8名同志,在領導面前立下軍令狀,保證克服困難,堅決完成維修任務,絕不影響用戶春節用水。天寒地凍,在戶外站上幾分鐘都會被凍僵,維修人員要在氣溫低、帶水作業的工作環境中,每天加班加點直到深夜,工作難度大、勞動強度超負荷,一天下來,完成任務單最多的是他;每次難活、重活帶頭去干的也是他;有時,年輕的檢修員維修時水停不住,他都毫不遲疑地跳進水井,任由水柱噴濺在身上,臉上……就這樣一個表井,兩個表井,彎腰、下蹲,有時趴在井邊雙手浸在冰冷刺骨的水里換表,全身被凍得麻木失去了知覺,盡管這樣,老陳一句怨言都沒有。
每一次的艱難險阻都是對共產黨員的錘煉和考驗。2016年7月9日地那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昔日美麗的城市,滿目洪荒,轉眼間一片汪洋,全市供水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和挑戰。他心系單位,凌晨天還未亮就冒著大雨往單位趕,可一路上風雨交加,狂虐的大雨遮蔽了雙眼,混濁的積水猶如海浪般一波波涌動,趟在雨中他完全不管不顧,一路走來,沖開的窨井、施工的路面、擊倒的大樹,手中撐的雨傘也變成了探路杖,在雨水中堅難前行,離單位越來越來近了,可當走到建設路地下道時眼前一片汪洋無法通行,無奈他只能返回,看著大雨下個不停,他心急如焚,“不行!必須到單位!”他毅然趟水前行,在積水中徒步四五個小時,一路繞行近十多公里終于趕到單位。沒有一刻的休息,帶著就近趕到單位的其他人員,臨時組成抗洪小分隊加班加點一直工作至凌晨。受災的當日,在公司的統一指揮下,對4個小區設置了12個臨時取水點,受益4千多用戶。老百姓激動地給老陳豎大拇指時,老陳欣慰地笑了……
老陳常說“每一次漏水點修好后,感覺心里可有幸福感”。這次疫情,老陳更是主動履責,沖鋒在前。他對轄區了如指掌,很多老城區的用戶熟悉這個走街串巷的水務維修工,只要有他在,就能給用戶帶來安全感,傳遞給用戶溫暖和力量。
老陳是不折不扣的逆風者。
小事言責任,大事看擔當。太多次的帶水維修,讓老陳原本健壯的身體漸有損耗,常年的腰肌勞損深深困擾著他,可支撐老陳忘我工作的是有困難沖在前的黨員信念,是流淌在自己身上山東沂蒙革命老區的血液傳承,是浸潤新鄉首創與共和國近乎同齡民生企業的社會擔當。
疫情當前,人人有責。黨徽在保障群眾用水工作中熠熠生輝,新鄉首創廣大黨員在疫情面前做到了 “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有力發聲、積極行動,彰顯了危難之時黨員的沖鋒在前,敢做敢當的優良作風。


新鄉首創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2020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