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自來水中的“氯味”說句公道話
一、先說說什么是“自來水”
老百姓口中的“自來水”其實有個更高大尚的字名叫“生活飲用水”,指供人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但它可不是自己跑到用戶家里來的,而是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庫等地表水及地下水甚至海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飲用水相關衛生標準,經過混凝-沉淀-過濾-消毒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后通過配水泵站和供水管網輸送到各個用戶。而從取水到管網末梢的出水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嚴格檢測,達到相應的標準,確保最終用戶使用的水滿足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要求。
由于使用的水源不同,處理工藝過程也會有一定的差別,但無論采用哪種工藝有一個工藝環節是必須要保留的,這個工藝環節就是“消毒”。
二、自來水為什么要消毒?
其實不僅僅是自來水,就是大家平時喝的瓶裝水、桶裝水也是必須要進行消毒處理的,那么為什么要進行消毒呢?這就要從水源說起。
天然的水體中即使看起來很干凈,里面也會有很多雜質存在,除了化學污染物外,天然水體中已鑒定存在多種可能的病菌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原蟲等,受污染的水體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將更為驚人,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來源是人畜排泄物,水是這些致病菌的重要傳播途徑。通過接觸受傷害的皮膚、吸入、飲用或與眼、鼻、耳、口等黏膜直接觸危害人體健康,會導致霍亂、傷寒、痢疾等疾病。傳染性微生物污染飲用水是世界范圍內主要的公共衛生威脅。飲用水污染和不良的衛生習慣所導致的腹瀉病估計每年導致160萬兒童死亡,這是欠發達國家中15歲以下兒童中第三大死亡原因,而即使像美國這樣發達國家,其供水系統對微生物的防范也是非常脆弱的,也發生過病原蟲污染引起的腹瀉病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將微生物污染列為飲用水可能引起的健康風險的首要控制目標,保障飲用水供應的微生物安全,應從水源到用戶的各環節建立多級屏障,以預防飲用水污染或減輕飲用水的污染程度,將其控制在不危害人體健康的水平。盡管在不同的工藝段會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去除,但消滅水中病原微生物最關鍵的步驟還是消毒。對供水進行消毒的主要目的就是滅活微生物病原體,以防止介水疾病的傳播。消毒在安全飲用水供應中具有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
三、自來水使用氯氣(液氯)消毒是否有問題?
目前飲用水消毒的方法主要有液氯(氯氣)消毒、次氯酸鈉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氯胺消毒、臭氧消毒等化學消毒方法和紫外線消毒、熱消毒等物理消毒方法以及尚存在爭議的膜過濾去水中微生物的方法,而氯氣(液氯)消毒因具有消毒效果好,作用持久、易于監測控制等優勢而被國內、外水廠廣泛使用,而即使實現了紫外線消毒的水廠也需要使用氯作為輔助消毒劑,以確保持續殺毒性。
通常認為化學消毒劑的使用常常導致化學副產物的產生,近年有研究顯示原來認為不會產生消毒副物的的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線消毒過程中因為產生臭氧,也會導致消毒副產物的產生,因此無論是自來水還是瓶裝水、桶裝水只要經過消毒處理均可能產生消毒副產物。但是世界衛生組織在《飲用水水質準則》(第四版)中指出:“與消毒不充分可能引起的風險相比,這些副產物帶來的健康風險是很小的。重要的是,不能為了控制消毒副產物而犧牲消毒效果。”
四、自來水為什么有氯味?
氯是自來水最常用的消毒劑,氯氣進入水體后會與水反應形成次氯酸和次氯酸鹽。為了保持自來水消毒效果和避免在管網輸送到用戶的過程中的微生物污染,根據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的規定,管網末端(用戶端)的余氯含量必須要在0.05mg/L以上,而根據有關研究氯在水中的嗅味閾值為0.1mg/L(也有資料認為是0.2mg/L),揮發出來的氯0.002mg/L就可以被嗅到,所以用戶常會感覺自來水帶有氯味。正常情況下,由于用戶距水廠有遠有近,管網中余氯含量大小會有一定差異,用戶對水中氯味的感覺也會不同。
世界衛生組織基于實驗研究認為“人類和動物接觸飲用水中的氯,沒有觀察到與水處理相關的特殊有害效應”。因此用戶如發現自來水中有一些氯味,說明水中有余氯存在,屬正常現象,可放心使用。在將自來水燒開飲用等過程中,氯氣會被揮發掉。
五、現階段提高水廠出廠水余氯量是否正確?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基于流行病學的要求,規定用氯消毒時,與水接觸時間應不小于30min,出廠水游離余氯量應不低于0.3mg/L(不高于4mg/L),同時在該標準的釋義中注明,當懷疑有腸道病毒污染時,可增加氯消毒劑量和接觸時間(如能保證游離余氯為0.5mg/L,接觸時間30min~60min時,可使腸道病毒完全滅活)。
近日來,一些供水企業基于疫情可能帶來的風險的防控需要,在保持原有接觸時間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了水廠出廠水的余氯量,以便盡可能地降低水廠下游區域的微生物污染風險,其只要在標準允許的范圍內是完全可以的,沒有必要過度解讀。另外環保部門、衛生疾控部門、水務部門近期都加強涉及公共安全的飲用水水源的監測和水廠及二次供水的監督與運行管理,因此飲用自來水仍然是最安全的選擇,只是提醒大家要喝燒開過的水。
因消毒技術涉及許多專業問題,近期協會將在公眾號中對詢問比較多的CT值、對數去除率等問題做一些解答。
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