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51條黑臭水體已基本完成治理
清安河的變化,也是淮安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最直接的體現。通過持續努力,截至目前,我市51條黑臭水體已基本完成治理。
一是高位推進。成立創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指揮部,各區(園區)均相應成立分指揮部。不定期召開推進會議,定期步行巡河,現場會辦問題。對各地治理情況實行每旬一檢查、每月一通報、每季一考核,并量化考核結果。
二是壓實責任。在全省首創“一河長兩助理”協調推進機制,配套出臺市級河長巡查等六項制度,全市7176名河長、湖長全部上崗。開展“兩違”“三亂”專項整治,解決突出的水環境問題。每條黑臭水體均明確一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作為治理第一責任人,做到守河有責、護河擔責、治河盡責。
三是建管并重。全力推進控源截污工程建設,目前已完成主城區107個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污水管網132公里。出臺《淮安市城鎮排水管理辦法》,建立溯源聯合執法機制。完善工程質量監管機制,實施全過程管控,將從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的單位納入信用管理。
四是一體運營。實現污水處理的廠網一體化運營,為全省首創。此外,還成功入選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創建城市,是全省唯一入選的地級市。從2019年開始,三年計劃獲批6億元獎補資金,目前已獲得獎補資金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