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關于國企家屬區“三供一業”供水改造問答

楊建慶:實施國有企業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改造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根據國務院、省、市相關文件精神,實施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和物業管理(統稱“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是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國有企業輕裝上陣、減輕負擔、集中精力發展主營業務,也有利于整合資源改造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職工居住環境。文件要求對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的設備設施進行必要的維修改造,達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分戶設表、按戶收費,由專業化企業或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讓改造后的小區不光要“好看”,關鍵要“好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該項工程政策依據主要有:《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6]45號)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國資委、省財政廳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實施意見》(陜政辦發[2017]2號);《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辦發〔2017〕48號);《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維修改造標準的通知》(市政辦發〔2017〕82號)。

楊建慶:用戶原有供水管道等設施質量參差不齊,且部分供水設施的設計、施工和材質不符合現行國家、省、市技術規范要求,因使用年限較長,易發生跑冒滴漏,影響水質水壓,給居民飲水衛生安全帶來隱患。按照《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維修改造標準的通知》(市政辦發〔2017〕82號)要求,必須對原有供水管道進行更新改造,達到標準的要求,實現“一戶一表、戶外計量”。
華商報:改造為何不用用戶家中的原水表?
楊建慶:水表是用戶與供水企業之間的貿易結算依據,為了維護國家、企業、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九條、西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質技監發【2001】145號文件的規定,計量器具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生產,產品檢驗合格后方可銷售使用,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定期強制校驗,使用年限到期的必須更換,以確保精度。而目前居民家中使用的水表質量、型號參差不齊,且入住后未定期校驗,精確度降低;原先在物業充值購水的IC卡水表,因系統兼容性問題,無法在自來水公司售水系統中充值購水。因此戶表改造工程中,為維護三方利益,不再使用用戶家中的原水表,需更換新水表。

楊建慶:依據國辦發【2016】45號、市政辦發【2017】48號、【2017】82號文件及《西安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改造范圍是小區計量總水表后的庭院管網至用戶貿易結算水表之間的管道及設施。根據小區現場實際現狀,對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庭院管道、上樓立管、用戶水表等進行改造,實現“一戶一表、戶外計量”。改造范圍不含戶內部分。戶內連接采取用戶自愿原則,對具備條件,群眾意見統一且承擔改造資金的,可同步對室內老舊管網管線進行改造。
華商報:改造過程中老管道會立即停水嗎?
楊建慶:在改造過程中,新管道和老管道會同時運行一段時間。已連接新管道的用戶,使用新管道用水,未連接新管道的用戶,臨時使用老管道用水。在小區改造完成后,因用戶原因仍未連接到新管道的用戶,水質水壓將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華商報:改造質量如何保障?
楊建慶:“三供一業”供水設施維修改造工程嚴格執行國家及地方相關政策、規范。改造所涉及的設計、施工、監理、設備材料等采購均實行“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投標原則,統一在政府平臺上引入市場機制進行擇優化選擇,由政府監管,保證工程材料質量。工程施工嚴格執行相關質量標準。改造施工完成后,由相關部門及專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專項驗收,未驗收合格的供水設施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華商報:實行改造后會給用戶帶來哪些益處?
楊建慶:“三供一業”供水設施維修改造完成后,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因老舊管道引起水質水壓水量等問題給居民用水造成的困擾。實現用戶和供水企業直接進行結算,避免了計量總表和分表的計量差。繳費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可以通過自來水公司服務網點、銀行充值交費,還可通過手機App、網銀、支付寶、微信等實現足不出戶轉賬交費。用戶水表外的所有供水設施均由供水企業統一維護管理,可以實現供水企業的服務延伸至最終用戶。西安市自來水有限公司還設立24小時供水服務電話965113,全天候接受用戶的咨詢、報修、投訴,及水壓、水質、水費等方面的咨詢服務。
華商報記者 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