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臺方案推進全社會節水
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根據實施方案,安徽將嚴格用水全過程管理。在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區域和城鎮發展等規劃以及制定相關產業政策時,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并進行規劃水資源論證。嚴格實行取水許可制度;開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工作。
全省將加強對重點用水戶、特殊用水行業用水戶的監督管理。全面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到2022年,全省37%以上縣(市、區)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
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省節水效果初步顯現,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到2022年,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非常規水利用占比進一步增大,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70.84億m3以內。
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
今后,在全省范圍內將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將節水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因水施用,構建城鎮良性水循環利用系統。
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充分利用雨水資源;重點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與改造,以后城市生態景觀、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和建筑施工等,應當優先使用再生水。
加快推進供水老舊漏損管網改造,推進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建立精細化管理平臺和漏損管控體系,協同推進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和專業化管理。到2020年,爭取在2個以上城市開展城市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
在公共領域深入開展節水活動,缺水城市園林綠化宜選用適合本地區的節水耐旱型植被,采用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方式。公共機構要建立用水監控平臺,推廣應用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和雨水積蓄利用,新建公共建筑必須使用節水型器具。
到2022年,省直機關及50%以上的省屬事業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建成中小學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31個,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節水型高校。
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
實施方案還提出要加強缺水地區非常規水利用,像合肥這樣的缺水型城市,將加強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安全利用。強制推動非常規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配置,逐年提高非常規水利用比例。
新建小區、城市道路、公共綠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設雨水集蓄利用設施,生態景觀優先使用非常規水。到2020年,全省缺水型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到2022年,缺水型城市非常規水利用占比平均提高2個百分點。
同時,嚴控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從嚴控制洗浴、洗車、高爾夫球場、人工滑雪場、洗滌、賓館等行業用水定額。特種行業積極推廣循環用水技術、設備與工藝,優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