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全力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 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5.6萬處
【旱情】溇水、汨羅江水位已低于歷史最低
氣象水文部門監測分析,今年的氣象干旱、水文干旱十分嚴重。7月中旬到11月上旬,全省平均降水量不到120毫米,較常年偏少六成,為歷史同期第2低位,而平均蒸發量為417.3毫米,偏多六成以上,為歷史同期第1高位。全省96縣市出現氣象干旱,其中27縣市達到重旱標準。
湘江支流蒸水、舜水,淥水支流南川水、鐵水等12條支流水位均接近歷史最低水位,桑植縣溇水、汨羅江已低于歷史最低水位,一些地方的取水用水不同程度出現困難。
【措施一】全省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5.6萬處
多年來全省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5.6萬處,供水覆蓋人口4652萬人。今年省水利廳以“農村飲水回頭看”行動為契機,強化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和管網運行管理,統籌城鄉供水工程一體化,為防御今年持續干旱打下來好的基礎。
地處衡邵干旱走廊的祁陽縣自8月以來,少雨非常嚴重。但是今年,通過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每天向大村甸水廠增供水量6.1萬立方米,至今祁陽縣易旱核心區內無一村、一戶、一人因干旱缺水。
嘉禾縣地處喀斯特巖溶發育地帶,水資源相對匱乏,素有“半月不下雨,水田裂三尺”之說,今年前期降雨偏少80%。近年來,開展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合理調配由盤江水庫、泮頭水庫、江里水庫、金山水庫、高峰水庫組成的水庫群,目前蓄水量仍可保證全縣10個鄉鎮200個行政村43.5萬城鄉居民70天正常供水。
【措施二】抗旱引調提水工程有效緩解干旱缺水
2014年以來,湖南建設的一批抗旱引調提水工程,在今年的抗旱保供中功不可沒。
桂陽縣在肖家山和方元兩座中型水庫建設引水工程,在遭遇特大干旱年時可引入842萬立方米的應急抗旱水量,把40萬人的基本生活飲水保障能力增加2個多月。石門縣白云山林場沒有溪流、山塘、灌渠水利設施,干旱發生后往往望天等雨。2014年建成的提水工程,水泵機組效率提升了近20倍,1200人生活和2000畝茶園的灌溉用水無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茶葉品質顯著提高。張家界市今年9-10月降雨偏少近九成,2014年桑植縣建設應急水源工程引調提水項目18處,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提供備用水源,受益人口18.67萬人。
【措施三】適時攔蓄尾洪,全省增加蓄水近20億立方
實際上,雨季剛結束,省水利廳就著手部署全省水利系統加強安排防旱抗旱工作,適時攔蓄尾洪,強化蓄水保水,全省共增加蓄水近20億立方。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尹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