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節水優先 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節水是廣西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
廣西河流眾多,水資源相對豐沛,但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加上特殊的自然條件,部分地區用水矛盾仍較突出,與此同時,用水效率、節水意識有待提高。目前,我區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等主要用水效率指標,與國內先進水平相比有較大差距,與全國平均水平也有一定距離。全社會節水意識不強,用水方式粗放,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節水潛力較大。
日常生活中,每使用1立方米水,大約可產生0.7立方米污水,可以說每節約1立方米水,可減少0.7立方米污水排放,少污染28立方米的清潔水資源。節水是緩解我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是減排減污、保障河湖健康的重要舉措;節水還關系到我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實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貫穿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因此,推進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是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轉向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重點突破,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
近年來,我區積極貫徹落實“節水優先”方針,把節水擺在重要位置,把用水效率控制指標作為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考核指標,納入對各地方政府績效考評內容,全面加強節水政策、制度、標準和載體建設,大力提高用水效率,節水工作取得新進展。我區以國家節水行動為統領,加強節水宣傳教育和節水監管,重點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四個一”:打好一個基礎,制定完善定額標準體系;建立一項機制,建立節水評價機制;打造一個亮點,實施高校合同節水;樹立一個標桿,開展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節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完善節水定額標準體系。《廣西工業行業主要產品用水定額》《廣西城鎮生活用水定額》地方標準修訂并發布實施,《廣西農林牧漁業及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額》地方標準正在修訂和完善,爭取今年年底前發布實施,完善節水指標體系。
(二)建立節水評價機制。強化規劃和建設項目節水評價工作,在規劃編制、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等方面落實節水評價工作要求,從嚴叫停節水評價審查不通過的項目,發揮水資源剛性約束作用。
(三)推動高校合同節水。我區根據高校用水現狀調查,邀請區內外節水服務公司與高校進行“點對點”對接,通過為高校和節水服務企業搭建合同節水管理平臺的方式,積極引入社會資本,集成專業節水技術和服務,支持高校采取多渠道投融資模式,大膽探索建設“節水型高校”。
(四)開展節水機關建設。組織全區水利行業開展節水機關建設,努力建設節水標桿單位,示范帶動全社會節水。自治區水利廳積極探索節水機關建設新思路,創新簽訂了合同節水效果保證型合同,完成了辦公大樓用水終端節水器具改造,雨污水、部分空調冷凝水收集利用系統和智能水表系統建設,發放節約用水倡儀書,發動干部職工簽訂節約用水承諾書,在全廳營造深厚的節水氛圍。
三、統籌推進,落實廣西節水行動實施方案重點任務
廣西各行業節水潛力較大,全區要堅持貫徹“節水就是減污、節水就是保護”的生態理念,全力推進《實施方案》落實,助推我區節水工作再上新臺階。
《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國家節水行動為統領,立足廣西區情,將節水貫穿于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實施方案》明確“三大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趨于完善,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33%和2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以上,節水效果初顯;到2022年,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30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分別降低35%和28%,節水型生產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314億立方米以內,水資源利用與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協調發展。
《實施方案》明確30項重點任務,覆蓋廣西節水工作開展的方方面面,貫穿經濟發展全領域。30項重點任務包括:強化指標剛性約束、嚴格用水全過程管理、強化節水監督考核、大力推進節水灌溉、優化調整作物種植結構、推廣種植養殖節水方式、加快推進農村生活節水、大力推進工業節水改造、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增效、積極推行水循環梯級利用、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大幅降低供水管網漏損、深入開展公共領域節水、嚴控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加快推進地下水綜合治理、加強非常規水利用、在沿海地區充分利用海水、加快關鍵技術裝備研發、促進節水技術轉化推廣、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健全節水標準體系、全面深化水價改革、推動水資源稅改革、推進水權水市場改革、加強水效標識管理、推動合同節水管理、加強用水計量統計、強化節水監督管理、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實施水效領跑和節水認證等。
《實施方案》涵蓋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需綜合運用好行政、經濟、科技和輿論手段,從用水總量控制,水價杠桿調節、節水技術推廣和節水意識提高等方面入手,全社會合力推進。為保障各項節水措施有效落實,《實施方案》明確了各項保障措施和各部門職責分工,重點抓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節水工作的領導,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建立起高效的工作協調機制,將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明確各部門的目標任務和職責分工,自治區水利廳、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財政廳等18個部門將按職責分工,合力推進。二是推動法治建設。制定廣西節約用水條例,規范用水行為。三是完善財稅政策,支持重點節水領域。四是拓展融資模式,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節水項目建設和運營。五是提升節水意識,加強區情水情教育,向全民普及節水知識,倡導簡約適度的消費模式。六是強化節水社會監督,健全公眾監督機制和參與制度。七是加強基層水資源管理能力建設,提高水資源管理與社會服務能力。
全民節水,重在落實。節水要立足于全社會,體現在生產生活各方面,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真正使節約用水成為我區的一種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推動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水和諧的壯美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