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基層節水管理服務創新!威海率先建立水務經理管理制度
據悉,威海將在年用水量3萬立方米以上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社區居委會等重點用水戶中,設立水務經理(主管)和專職水管員,負責單位節水用水日常監管,同步推進建設余水收集系統、中水回用系統、智能節水系統和動態監控系統,形成“五位一體”的節水新模式,逐步建立起以水務經理為核心、專職水管員具體負責的節水管理新機制。首批公布的水務經理有91人,水管員139人。根據節水工作職責,水務經理和水管員將主要負責研究制定適用本單位的節水管理制度、規定、標準,組織編制節水長遠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組織指導節水宣傳。
同時,水務經理和水管員還將按照《威海市節約用水條例》,負責申報本單位用水計劃,定期統計本單位的節水狀況,制定“取、用、排、回”等各用水環節的統計臺賬,每三年進行一次水平衡測試,并將測試結果報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為科學核定主要領域用水指標、強化定額約束提供重要依據。下一步,威海市將陸續召開全市水務經理培訓班、全市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會,在全市全面推開水務經理相關工作。
山東省節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威海是全國4個節水型社會創新試點示范市之一,將通過三年試點,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濱海城市缺水問題系統性解決方案及節水型社會建設模式。目前已實施一批以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雨洪資源利用等非常規水源利用示范項目。結合試點工作,威海不僅在全國率先建立了水務經理制度,還實施了市區供水價格調整,提高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拉大了特種行業用水與居民用水價差,促進了節約用水。
近年來,山東通過體制機制創新驅動,激活節水內生動力,并通過建立典型示范機制,培育了各類節水載體,示范帶動全社會節約用水。目前水利部公布我省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縣(市、區)37個,今年又有26個縣(市、區)有望達到縣域節水型社會標準,將超額完成全省30%以上的縣(市、區)完成達標建設的年度任務目標。目前,全省共命名3批62家省級單位“山東省節水型單位”,今年將完成第4批33家省級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節水單位創建驗收。發揮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精神,部署開展全省水利行業節水機關建設,省水利廳機關及部分市水行政機關今年率先建成,明年省、市、縣三級水行政機關將全部建成節水機關。此外,全省有19個城市獲得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16個市、縣被評為省級節水型城市。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通訊員 鄭龍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