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綜合治理 廣州石井河告別黑臭重煥生機

白鷺在石井河畔覓食嬉戲
當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白云區松洲街的螺涌水閘。放眼望去,石井河兩岸綠樹成蔭,二十幾只白鷺在淺灘上覓食嬉戲。它們時不時伸展雙翅,拂過水面,凌空起舞。不少街坊駐足欣賞,拍照刷圈。白云區水務局副局長胡進民表示,白鷺對生態環境非常挑剔,有著“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之稱,生態環境好了,水里有了魚蝦,就吸引了白鷺前來棲息。
誰能想到,因為水質重度黑臭,這條河曾被戲稱為“蘸水可作墨”、“魚蝦活不過”。這些年來,廣州市白云區大力推動石井河水環境治理,深入推行河湖長制,堅持“控源、截污、清淤、調水、管理”多措并舉綜合治理,使石井河告別黑臭,重煥生機。
綜合施策治理 石井河水質變好
針對石井河流域范圍城鄉人口密集、基礎設施欠缺、散亂污問題突出等情況,白云區深入推行河湖長制,以“全面整治污染源、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核心工作,堅持“控源、截污、清淤、調水、管理”多措并舉綜合治理,根治了黑臭水體頑疾。
“我們持續開展‘洗樓’、‘洗管’、‘洗井’、‘洗河’工作,重拳整治污染源。”胡進民表示,截至目前,白云累計清理整治小作坊、小工廠等各類“散亂污”場所1.15萬家;強力清拆河涌管理范圍違法建設722宗、共計62.21萬平方米;全面檢測已建成的排水管道2000多公里,修復管網各類缺陷問題4000多處,恢復提升管網系統運行效能;集中清理河道積存垃圾9.2萬立方米。
在補強基礎設施短板方面,“目前,流域內污水總處理能力達到67萬立方米/天,石井凈水廠二期、江高等4座污水處理廠預計明年一季度前建成投產,處理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胡進民表示,2017年以來全區新建截污管網4000多公里,三批共80個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已完成兩批共計36個村,其中石井河流域內24個城中村已完成。
此外,建立覆蓋全區3075個網格的管理體系,由網格員落實每天巡查河涌,對發現的散亂污場所、垃圾黑點、違法建設等問題進行采集、上報,今年以來共采集整改各類問題5000多宗。同時,開展主涌支涌同步治理,對流域內的棠景沙涌等黑臭河涌開展“拔釘行動”,推行排水單元達標,采取“大兵團”作戰集中攻堅,目前已如期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并達到了預期效果。
將開展石井河全流域排水單元達標攻堅
“以前,石井河又黑又臭,大家都開玩笑說‘蘸著河水可以寫毛筆字’了,不僅河里魚蝦絕跡,河岸兩旁都很難見到人影,實在不得已要經過的行人,都捂著鼻子快速通過。”作為土生土長的螺涌村人,李偉超親眼見證了石井河的變化。
如今,石井河兩岸綠道筆直,綠樹成蔭;河里碧水蕩漾、魚蝦成群;重煥生機的石井河,還引來候鳥棲息落戶。
家住錦翠苑的街坊黎女士說。“每天來河邊遛狗時經常能看到白鷺,生態環境很和諧,大家心情都很舒暢。”“每天上班都能看到白鷺,眼前這種美景讓我有了小時候的那種親切感”,李偉超說,石井河同康段也見到白鷺的身影。
胡進民介紹,目前,石井河已實現了穩定的不黑不臭,接下來,第三批44個城中村截污納管工程將于年底完工,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一步提標改造。同時,將在石井河全流域全面開展排水單元達標攻堅,實現“污水入廠、清水入河、清污分流”。根據整治要求,石井河流域2019年底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2020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石井河口斷面2020年達到V類水。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湯南 通訊員云宣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 通訊員石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