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擦亮生態底色 秀洲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II類水標準
今年初以來,秀洲區堅持以水質改善提升為總目標,擦亮生態底色,提升發展成色,厚植生態文明,奮力開創建設美麗秀洲新局面。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6個出境斷面3項指標平均水質保持在Ⅲ類水;9個市控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中Ⅱ類水1個,Ⅲ類水6個,Ⅲ類水及以上水質占比77.8%,較去年同期提高44.5個百分點。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首次達到100%,較去年同期提高19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最新監測數據,目前秀洲區小微水體Ⅲ類、Ⅳ類水占比在87.5%,市控斷面更是100%達到了Ⅲ類、Ⅳ類水以上。“秀洲區治水工作已來到了深水區。”秀洲區生態示范區創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抓住“污水零直排區”創建這一核心載體和關鍵所在,2019年初,秀洲區將其納入年度民生實事工程中。4個主體、1個工業園區和2個小區創建任務有序推進,力爭通過3年時間建成全區管網智能化信息平臺,逐步形成全域雨污水管網的信息化管理。
穩步推進住宅小區管網修復,大力推進工業園區管網問題整改提升……今年初以來,秀洲區針對生活小區類、工業園區類等不同情況開展分類整治。作為難點的六小行業整治推進有力,餐廚油污水分離設施建設大力開展,結合中心城市品質提升工程,打造了秀清路商業街和摩爾東街“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的樣板街區。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全力推進。
創建工作風生水起,平臺優化緊鑼密鼓。秀洲區聯合江蘇吳江創新實施的“五位一體”水域聯防聯治協同機制,構建了跨區域協同治水新格局。目前,兩地省際邊界水域已實現18條河道(湖蕩)58名聯合河長全覆蓋,蘇州塘王江涇國控斷面、新塍塘洛東大橋市控斷面均提升為Ⅲ類水。城鄉生活污水集中管控日益完善,有效提升了雨污水管網運行效率,改善區域水質狀況。在全市率先開發建設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運維移動端APP監管系統,構建區、鎮、村三級聯動的組織構架;在全市首個采取鎮與第三方運維公司簽訂工作責任狀的方式,堅持一月一通報,定期總結出水水質情況、日常督查情況和整改落實情況。
與此同時,秀洲區還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站長制”,設區、鎮、村三級站長和村級監督員,規定各級站長職責,共同管理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目前,已完成24個終端的標準化運維,完成年度任務的126%,其中5個終端被列入省民生實事工程。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出水水質合格率基本穩定在80%以上。
除此之外,秀洲區還著力抓好工程建設,推進治水工作項目化精細化。2019年,全區實施34個治水項目,其中23個新建項目現已開工。全區多個鎮的中水回用項目將提升區域性生活污水自我消化能力。“美麗河湖”建設結合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協同推進,讓秀洲更具風情。作為省百項千億水利重點工程的“嘉興市北部湖蕩及河湖連通整治工程(秀洲片)”也在有序推進中。
治水既要看成效,也要看長效。秀洲區多手段開展巡查檢查,今年初以來,全區1547名各級河長累計巡查6.2萬人次,135名各級湖長累計巡湖4500余人次。他們加強水域侵占排查,保護水域岸線完整;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檢查,保障居民引水安全;進行入河排污水口檢查,規范標識設立加強監測,全力保障治水成果長效常態。(作者耿儷洳、唐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