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節水型社會建設奏出“最強音”

加強領導強力推進。為保障工作順利進行,西平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43個責任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政府牽頭、部門分工、密切合作的協調聯動機制,將目標任務層層進行分解;印發了實施方案,堅持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同時,多次召開全縣節水型社會創建工作會和推進會,進一步提高創建節水型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強化宣傳營造氛圍。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西平縣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節水宣傳周”、“12.4”法制宣傳日等,借助報紙、廣播、電視、微信、頭條等媒體平臺加大宣傳的同時,還通過張貼標語、制作展板、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等,開展宣傳教育,強化社會監督,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水憂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形成了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風尚。構建制度保障體系。西平縣實行嚴格取水許可制度,按照取水許可總量控制原則嚴格審批。同時,建立取水戶基本情況檔案,做到一戶一檔。此外,推動建立節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積極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對縣域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要求必須配套節水設施,嚴格把驗收,對節水設施驗收不合格的或未經驗收的嚴禁投入使用。
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為提高農業用水效益,西平縣本著節水優先、系統治理的原則,把解決水源、灌排水工程、田間節水設施配套等,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整體開展建設,近五年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累計投資4.8億元,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田37萬畝,有效的改善了農業節水灌溉建設水平。加快城市管網改造。為查漏補缺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西平縣加大對老舊管網的改造升級;購置專用設備,制訂巡檢計劃,分區域有重點地進行檢測,發現漏點及時止水維修。西平縣還進一步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大污水處理能力。同時,建設中水處理設施,每天再生水使用量9600噸,再生水利用率為22%。
推進生態水系建設。為改善水環境質量,西平縣完成了9.1km的小洪河及7公里的引洪河河道治理工程,形成5000畝的兩河景觀水系;完成了3.5公里的南城河治理和南城河景觀水系,在縣城新區形成景觀水面1079畝;規劃了仙女河、小洪河、引洪河延伸工程,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水系綜合治理工作。這些景觀水系集“防洪、景觀、生態、環保”為一體,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水體質量。
如今,在西平,用水、節水、排水、治水行為日益規范,各行各業節水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市民節水意識不斷增強,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節水的熱情日益高漲。隨著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深入推進,一幅“藍天碧水、綠帶繞城、人水和諧、水興惠民”的生態大美畫卷正在西平徐徐展開……(記者 駱萬華 通訊員 趙文濤)
強化宣傳營造氛圍。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西平縣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節水宣傳周”、“12.4”法制宣傳日等,借助報紙、廣播、電視、微信、頭條等媒體平臺加大宣傳的同時,還通過張貼標語、制作展板、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等,開展宣傳教育,強化社會監督,進一步增強全社會水憂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形成了節約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風尚。構建制度保障體系。西平縣實行嚴格取水許可制度,按照取水許可總量控制原則嚴格審批。同時,建立取水戶基本情況檔案,做到一戶一檔。此外,推動建立節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積極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對縣域內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要求必須配套節水設施,嚴格把驗收,對節水設施驗收不合格的或未經驗收的嚴禁投入使用。
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為提高農業用水效益,西平縣本著節水優先、系統治理的原則,把解決水源、灌排水工程、田間節水設施配套等,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工程整體開展建設,近五年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累計投資4.8億元,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田37萬畝,有效的改善了農業節水灌溉建設水平。加快城市管網改造。為查漏補缺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西平縣加大對老舊管網的改造升級;購置專用設備,制訂巡檢計劃,分區域有重點地進行檢測,發現漏點及時止水維修。西平縣還進一步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大污水處理能力。同時,建設中水處理設施,每天再生水使用量9600噸,再生水利用率為22%。
推進生態水系建設。為改善水環境質量,西平縣完成了9.1km的小洪河及7公里的引洪河河道治理工程,形成5000畝的兩河景觀水系;完成了3.5公里的南城河治理和南城河景觀水系,在縣城新區形成景觀水面1079畝;規劃了仙女河、小洪河、引洪河延伸工程,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水系綜合治理工作。這些景觀水系集“防洪、景觀、生態、環保”為一體,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水體質量。
如今,在西平,用水、節水、排水、治水行為日益規范,各行各業節水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市民節水意識不斷增強,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節水的熱情日益高漲。隨著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深入推進,一幅“藍天碧水、綠帶繞城、人水和諧、水興惠民”的生態大美畫卷正在西平徐徐展開……(記者 駱萬華 通訊員 趙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