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讓宿遷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宿遷市2017年成功申報為江蘇省第二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開始在全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截至目前,宿遷已完成海綿項目共40項(2016年10項、2017年12項、2018年18項),在建海綿項目34項,其中試點區內已完成海綿項目11項目。
宿遷市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聘請宜水環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作為宿遷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支撐單位,指導建立適合宿遷本地的海綿城市技術體系,并開展相應的課題研究,為城市建設提供技術支持。陸續完成財政廣場、西湖路運河橋西側橋頭公園、鳴鳳漙公園、馬陵河綜合整治工程等一批典型海綿項目建設,在項目建設中,海綿理念貫穿始終,如財政廣場建設以提升廣場通透性為始點,改造后疏林草坪達到整個公園面積的40%,通過營造雨水利用花園,鋪設透水鋪裝,建設旱溪景觀、下滲式植草溝,有效增加了雨水利用面積;西湖路運河橋西側橋頭公園建成由旱溪、排水溝、地表徑流、集水池、噴灌系統組成的五位一體雨水收集利用體系,徹底解決雨水排暢問題,通過地形處理、旱溪開挖、喬灌草的合理搭配等形式打造一步一景、變化多端的景觀層次,達到較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馬陵河綜合整治工程先后榮獲江蘇省環境保護十大典型范例、江蘇省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典型案例、浙江省“優秀園林工程”金獎等獎項。通過這些工程建設探索,積累了珍貴的海綿城市建設經驗。
目前,宿遷市新建項目中全部按照要求加入海綿理念,比如萬科未來之光、碧桂園文景閣、月亮城等項目。如,碧桂園文景閣項目,通過置換土壤、植物搭配、場地豎向設計等手段,利用分散的、小規模的海綿設施來實現對暴雨所產生的徑流和污染的控制,項目的開發場地盡量接近自然的水文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