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修现场一:7月26日周六上午,为配合市政工程建设,马俊杰、陈思远等维修人员在湖滨路改造DN300供水主管道。他们从早上8点多进驻工地,进行开挖、排水、加工焊接和安装。室外骄阳似火,但他们无惧“烤”验,简单做好防暑准备就埋头苦干,一直忙碌到16点多,终于完成管道改造任务。
抢修现场二:与此同时,关国亮、刘红明、齐亚闯等人在北外环魏文路附近抢修DN300过路主供水管道漏水,他们从早上8点多接到任务,一直工作到14:30,大家抢时间赶进度,经过6个多小时努力终于排除漏水险情。
施工现场三:7月27日周日上午8点多,公司接到长青街盛世嘉苑小区报漏信息,管网维护部的罗凯、李阿楠等人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经仔细查看分析,判断是DN110供水主管线漏水,他们马上投入到抢修之中,顶烈日冒酷暑,及时解除小区群众的后顾之忧。
抢修现场四:当天16:30左右,营销服务二部的赵自伟等抢修瑞贝卡大大道瑞丰苑小区DN110主管线漏水,大家争分夺秒,不到两个小时就快速修复供水。
这个“双休日”坚守许昌城市供水抢险一线的,还有王浩、张程豪、张迤南、申存涛、赵贺、井卫中、汪俊华等人,他们帮助用户修漏止水、更换阀门,及时解决群众的用水难题。王浩更是来往奔波,一天之内连续解决八一路主管线漏水和光明路许继小区、五一路万象新天等小区居民的用水难题,表现出高度的敬业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一是科学调度水源。依托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对各水源、水厂、加压站运行设备动态调整,优化水厂运行,均衡管网压力,确保水量充足、水压稳定。二是强化设备巡检。加大水厂、泵站、主干管网巡查频次,24小时监控,严防设备高负荷运行风险。采用“无人机巡检+地面巡检”的方式对引水管道、公共供水管网展开拉网式排查,同时加强供水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潜在隐患。三是快速响应抢修。应急工作人员全天候待命,配备充足物资,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处置。开展应对夏季可能出现的暴雨、管网爆管等突发情况的防汛、消防及反恐综合应急演练。四是全程水质检测。严格执行“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监测机制,重点加强对夏季地表水藻类的监控,每日对原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取样检测,确保水质合格。
夏季供水保障关乎民生福祉,宜阳县水务集团以细致周全的准备、科学高效的调度和扎实有力的行动,筑牢供水“保障网”。接下来,将持续紧盯供水动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保障策略,全力以赴确保全县居民在炎炎夏日里用水无忧,为县域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供水支撑。
]]>走街串巷的“水管家”
“张阿姨,您家水压还稳定吗?”“李大爷,水管改造后用水还方便吗?”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党员先锋队张臣潇同志化身“水管家”。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铁东所负责人每月三次“打卡”走访,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特别是对独居老人、困难家庭等九类重点群体,坚持“每周必访”,把党的温暖通过汩汩清流传递到千家万户。
24小时在线的“水卫士”
在营业所大厅,一面“党员先锋岗”的红色标牌格外醒目。该公司创新推出“1+N”服务模式:即1名党员带领N名业务骨干,7×24小时响应群众诉求。通过建立“水管家”微信群,实现“指尖上的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近完成的智慧水务平台升级,更让报修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群众身边的“水参谋”
“王师傅,您看这个月用水量有点异常……”这样的温馨提醒已成为服务常态。该公司不仅解决供水问题,更主动当起节水宣传员、水质讲解员。通过开展“供水开放日”活动,邀请居民参观水厂,用透明服务赢得群众信任。在社区公示栏,每个党员的照片和电话都清晰可见,随时接受群众“检阅”。
一根水管连万家,一颗初心暖民心。铁东营业所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让每一滴清水都折射出党的为民初心,用“红色引擎”驱动供水服务提质增效,为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供水版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场牵动人心的紧急救助在飞驰的列车上展开。
深夜疾驰的列车上,她挺身而出
12车厢内,带着四岁孩子的安女士突感上腹部剧烈绞痛,脸色苍白,额头渗出冷汗。剧烈的疼痛如刀割般袭来,她蜷缩在座位上无法动弹。同车乘客见状立即通知乘务人员,列车广播随即响起了求助信息。
此时,正在相邻车厢休息的漯河市清源供水有限公司沙北营业所职工陈艳霞听到广播后,毫不犹豫地起身赶往12车厢。面对这位素不相识的旅客,陈艳霞沉着冷静地询问症状,根据疼痛部位和性质,迅速判断安女士可能是突发胃痉挛。
“当时情况紧急,列车上缺医少药,我只能依靠自己掌握的中医推拿知识。”陈艳霞事后回忆道。在乘务人员的协助下,她将安女士转移至相对宽敞的空间,开始施以援手。
两个多小时的坚守,巧手化解病痛
陈艳霞首先让安女士保持放松体位,随后运用专业推拿手法,单掌快速推抚左胁肋部,以推胃法缓解痉挛;接着沿腹部任脉路线进行推揉,重点按压中脘穴。随着手法变化,她叠掌揉上腹部,反复擦摩胃区,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列车在黑夜中穿行。陈艳霞持续为安女士按摩,根据疼痛变化调整手法,时而轻柔舒缓,时而沉稳有力。经过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专业推拿后,安女士的疼痛逐渐缓解,原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苍白的脸庞也恢复了血色。
一面锦旗背后的感恩之心
康复回家后,安女士始终难忘列车上那个伸出援手的身影。通过铁路系统多方寻找,她终于联系上了这位救命恩人——漯河市清源供水有限公司的陈艳霞。
近日,一面写着“手到病除,大爱无疆”的锦旗跨越千里,从安女士家中寄达漯河。随锦旗附上的感谢信写道:“在那个无医无药的深夜,您的双手带给我生的希望。两个多小时的坚守,彰显了人间大爱。”
据了解,陈艳霞平日热爱中医知识,工作之余,经常参与中医推拿的学习培训,她掌握了不少中医急救知识。还常为同事缓解肩颈疼痛,是大家眼中的“健康顾问”。
凡人善举,温暖中国
陈艳霞的善行在供水公司传开后,同事们并不意外。公司负责人表示:“她平时就乐于助人,这次在列车上的善举,展现了我们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公司将以她为榜样,开展职业道德主题教育。”
一面锦旗,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列车奇缘;两个小时的坚守,诠释了陌生人之间最真挚的关怀。在陈艳霞的手指和安女士的胃痉挛疼痛之间,一场无声的爱心救援在铁轨上完成接力。
凡人善举,温暖了这趟穿越黑夜的列车,也照亮了无数人心中的善意之光。
]]>强化安全培训。活动伊始,全体参训人员集中接受了专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副厂长李伟围绕水厂生产实际,深入剖析了火灾隐患特点,系统讲解了火灾报警、初期扑救、火场疏散逃生等关键技能,详细介绍了灭火器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模拟实战演练。培训结束后,演练迅速转入实战状态。模拟火情警报骤然响起,参演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消防人员紧急集结到位。在指挥员的组织下,在岗员工反应迅速,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和疏散要令,以手或手巾掩捂口鼻,俯身有序迅速地撤离现场,数人配合举起水龙枪迅速浇灭起火点。随后,参训人员分组进行了干粉灭火器实操训练,通过亲身体验掌握了“提、拔、握、压”的操作要领,提升了扑灭初期火灾的实战能力。
夯实安全根基。演练结束后,指挥员组织了现场总结点评,认为整个疏散灭火演练过程组织有序、响应迅速、训练有素、高效快捷,达到了预期效果,并就有关细节和注意事项提出了优化意见,要求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时刻绷紧安全弦,确保在真实险情面前能够科学、冷静、有效应对,切实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通过培训和演练,大家熟练掌握了灭火器材的使用、火灾扑救知识以及疏散逃生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消防安全素质及协同作战能力,对切实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水厂持续稳定运行、保障安全优质供水构筑了坚实的安全屏障。
]]>在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不畏高温酷暑,克服复杂地质条件等重重考验,日夜奋战在施工一线,凭借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顽强的攻坚毅力,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每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双达标。据悉,此次需要铺设的供水管网DN500 -TPEP管网116米,截至目前,已成功安装48米。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县衙大桥过河管网与县衙路供水管网对接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升城区供水压力,解决西城区供水量不足、水压不高问题。同时,进一步扩大南水北调水在城区的覆盖范围,让更多居民能够喝上优质、甘甜的自来水,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此外,公司还计划于近日启动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项目,聚焦老旧小区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城区供水网络,实行分区计量。我们深知责任重大,必将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程高质量完成。”
近年来,自来水公司始终将保障城区供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投入力度。公司已先后对利民路、郦都大道西延段、城关镇西巷、邮政家属院等区域的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使3000多户居民受益。
下一步,内乡县自来水公司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供水项目高质量完成;同时持续完善供水服务体系,加强供水设施维护与管理,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坚实供水支撑。